第6章 橋涵建設(第1/2 頁)
回到鄉里還沒下班,孫宗遠找到王鄉長,簡單把去城建學校的情況彙報了下,王鄉長領著他又去李建國書記辦公室,趙鄉長也過來了,孫宗遠就把最近幾天工作的情況簡單的彙報了下,又把去市城建學校找老師複核的情況說了下,最後提議明天可以道路放線,再把工程量按人口分到紅花工作區七個村,四個橋涵統一有鄉里找對於施工。
“宗遠,四個橋涵多少預算?”趙鄉長問。
“從東到西四個橋涵,我分別給起名為一號橋、二號橋……,預算分別是3200元,4100元,3800元和2900元,這都是按照工程定額算的,實際上我們還可以下浮10%來找人幹。”
1985年全國物價水平很低的,一個雞蛋1角錢,豬肉也才0.86元一斤,孫宗遠一個月的工資也就34塊錢,相比起來,橋涵造價還是比較高的。
“老趙,我看先讓王鄉長牽頭往前推進,把各村人口提供給宗遠連夜算出來,把任務分下去。”李書記喝口水繼續說。
“王鄉長今天準備好放線的材料,明天我邀請縣交通局和市城建學校來評審,沒有問題,後天我們開動員會動手怎麼樣?”
“我看可以,橋涵資金元,我打個3萬元報告給縣長爭取多要點資金。”趙鄉長道。
“那就這樣,最近正是相對農閒時節,不弄再拖了,再拖就影響秋收了。我們開工後,如果不下雨,爭取七天完成道路施工,橋涵爭取半個月完工。”李書記最後拍板道。
週六,評審會議圓滿結束,幾位專家對規劃設計預算等方面都做了稽核,確認沒有問題,李建國書記也是很高興,畢竟把李建國調過來修路,如果在前期準備工作中漏洞百出,他的臉上也不好看。
交通局的副局長對紅花鄉能夠不等不靠、自己培養技術員的做法非常感興趣,全縣的交通技術人才欠缺,任務又多,實在是顧及不過來,所以當場表態給予1000噸的水泥援助,把趙鄉長樂的嘴巴都大大的。
午飯很豐盛,食堂按照李書記的安排,專門殺了只羊,大鍋燉的爛爛的,用羊雜做了幾個菜,用大黑碗盛的羊肉湯,加點山蔥,香味撲鼻。倒酒的時候都說不喝酒了,不如多吃點羊肉好。
飯後,交通局的每個人帶著十斤小米走了,趙鄉長也拿著報告去找縣長要錢去了。
孫宗遠帶著城建學校苑存才等三個老師,來到山上,尋找了幾塊石頭作為標本,又順著河流找個河汊洗個澡,渾身清清爽爽的,回來的路上又發現有做山全部都是頁岩,就如書本一樣層層疊疊,都說這都是寶貝啊,以後紅花鄉可以做水泥和頁岩磚的啊,發展的潛力巨大。
專車把老師送回市裡,車上放著四份小米和四筐蜜桃,孫宗遠又說石頭標本化驗結果如果合適做水泥,就來通知他。
前世的時候,孫宗遠知道紅花鄉就是市裡的建材基地,有全省第二大的水泥廠,有全市最大的頁岩磚廠,還是全市最大的果品加工基地。現在還是埋沒在山裡無人問津而已,一經開發,紅花鄉的發展巨大。
下班後,孫宗遠又把明天的任務分工再次複核檢查,楊志武滿臉通紅的想對他有什麼話講。
“志武老兄,你有什麼事情嗎?”
“孫技術員,我求你個事,你看好辦嗎?”
“咱們倆個人,別客氣,有事你直說”,孫宗遠最近才瞭解到,楊志武是自衛反擊戰負傷立功轉業安置回來的,家裡兄弟姐妹多,負擔很重的。
“我老爹是個石匠,在村裡經常給人蓋屋修橋補路什麼的,我哥三十了,三弟弟年齡和你差不多大,兩個人連我也是很好的石匠,家裡窮,到現在都說不上媳婦,我哥沒結婚,我也不好結婚。”
“你的意思是想包個橋乾乾?”孫宗遠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