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章 逐漸被重視(第2/2 頁)
“……希望我的回答能讓你滿意。”
李康平以學術性的語言回答了杜安教授的學術問題,遂寄出信件。
10月中旬,瑞典方面公佈了19年各項諾貝爾獎的歸屬。諾獎的訊息延遲了一段日子傳到美國,美國方面收到此訊息後立即沸騰了。
美國各家報紙在頭版報道:“加州理工學院羅伯特·密立根教授榮獲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收音機裡響起興奮至極的呼喊:“羅伯特·密立根教授成為了美國第二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人!他是美國的英雄!”
今年頒發的五項諾獎,只有羅伯特·密立根一位美國人獲獎。
截止19年,算上全部五項諾獎,美國一共只有6人獲得諾獎。
美國的這六位諾獎得主是:物理學獎,羅伯特·密立根,邁克耳遜;化學獎,西奧多·理查茲;和平獎,西奧多·羅斯福,伊萊休·魯特,伍羅德·威爾遜。
目前,美國沒人得過醫學諾獎和文學諾獎。
美國科學類諾獎得主僅三人而已,20世紀前二十幾年的美國可以說是工程技術強國,但肯定不是學術研究強國。
美國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佔據美國所有諾獎得主人數的一半,其中西奧多·羅斯福、伍羅德·威爾遜是美國前任總統。
所以美國熱愛和平,美國是和平之國。
羅伯特·密立根的這個諾物獎對美國來說太重要了。
正如電臺主持人所言,羅伯特·密立根教授是國家英雄,羅伯特·密立根教授應該受到全體美國人的尊敬和愛戴。
羅伯特·密立根的獲獎理由是“關於基本電荷以及光電效應的工作”。
這其實是羅伯特·密立根在7年之前取得的研究成果。
科學類的諾獎都是要排期的,短則幾年,長則十幾年。
愛因斯坦獲得諾物獎的理由是“光電效應定律”,羅伯特·密立根透過光電實驗證明了光電效應定律,因而獲獎。
1921年、19年的諾物獎都和光電效應有關,這對光量子理論而言亦是好訊息。
光的波粒二象性正在朝著積極的方向前進。
物質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論證工作同步開展。
哥倫比亞大學是李康平的母校,關於物質波理論,哥大邀請李康平參加哥大內部的學術研討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