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第1/2 頁)
薛氏心裡開始琢磨,附近的莊子,秦家的莊子,鎮南侯沈家的莊子,宣平伯孟家的莊子,還有左都副使劉家的一個小莊子,薛氏心裡明白了,暗道好個毒計,既如此,她也不必客氣!
讓底下婆子們起來,每個人賞了十兩銀子,提點幾句就讓散了。幾個婆子頗為高興,鎮北侯府一向寬厚,待下極好,他們忠心耿耿的也有回報!
薛氏上書房去尋了丈夫,霍錚聽了就噌噌冒火,薛氏按著丈夫,低聲安慰,「這回頭成不成,打碎了流言就行了,老爺記得去把另外那件事辦了。」
霍錚點點頭,「明日馬球會,給老沈留下來就行了!」去鎮南侯府,沈家是他老兄弟,他們兩家坐鎮南北,穩定王朝江山,當時先帝新喪,他們兩個拿著雙刀陪著攝政王和小皇帝上早朝去,不過小半年,那些個雜碎就不敢動了。
現在活泛起來,太歲頭上動土,關公面前耍大刀!
外頭管事通報:「老爺夫人,薛舅老爺來了!」
夫婦兩對視一眼,怪到哥哥怎麼突然來了。
薛舅舅進來坐下,都不著急喝茶,「你嫂子回來了,拉著涵哥兒帶來了父親的信,茲事體大,我拿來給你看。」
這信是薛閣老寫的,關於臨行前的寺中遇險之事,上面寫了那陣子薛二舅忙著收集證據,人證物證,當時混亂不堪,物證馬車和馬匹都尋到了,馬車上的聽瀾砍過的痕跡都在,為物證;當時事發,百姓混亂,人證眾多,薛家在乾州誰不想賣個好,個個都去所見所聞,更有甚者添油加醋的說,也添了陣子麻煩,如今是可以了。
這裡面,還有攝政王幫忙。那幾日攝政王來薛家,看了聽瀾就沒再糾纏了,只是來來回回折騰薛涵,說了不少有的沒的,薛涵開始覺得煩,後來覺得不大對,讀書人記性不錯,一五一十的和祖父說了攝政王跟他絮叨的話。
薛閣老能入內閣首輔,自然是精明的,從中精準的提取出了,寺中事是京中有鬼,這點薛閣老也知道,可是看不大出來是哪家,顧萬裡一句冬日雪白,點了是誰,薛閣老以為,齊家衰落,想找傍身的,孫女因此成了眼中釘肉中刺,還有一件事,不知道是誰,薛閣老直覺是攝政王做的,就是靜慈方丈說的那個監視的小沙彌,找到了,說來巧得很,薛二舅命令乾州城嚴禁,排查,那個小沙彌一個月後被拽了出來,這下次,齊全了,整個陰謀浮出水面。
幾個活捉的賊人招了說是那個小沙彌拿著銀錢來,和他們交代了哪天薛家表小姐會去,他們去劫了就行,就是關幾日,不會做別的,這幾個人都是家裡欠了印子錢還不上,有了這活,什麼都敢幹。那個小沙彌也不是真的,是家丁冒充的,不過不是齊家,是左都副使劉家的。
人已經帶了來,薛閣老的意思是,侯府關門處理,做個樣子就行了。
岳父的意思霍錚都明白了,慢慢來,不急著,和薛大舅說了幾句,薛大舅也就懂了,馬上就是春闈了,薛涵出不去門,只管考完了兩家聚聚。薛氏自然應允,臨走,薛大舅還拿出來許多女孩子的物件兒,是薛鶯嫻給瀾妹妹的。
聽瀾挺開心,抱著東西去要給表姐寫信。薛大舅自然知道外甥女的事,薛閣老信中也問了,薛氏不好說,攝政王和女兒是一筆糊塗帳,秦家那邊也因此擱置了。
感情這種事,攝政王真心悔改,得打動女兒才行,他們薛家,丈夫霍家,都是相愛有情才結為連理。
眼下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12章 賜婚 王爺的賜婚聖旨,是陛下寫的?……
往下幾日平靜,應該說是霍家平靜的日子,霍侯爺幾次去上朝,帶回來了朝堂裡的事兒。
齊國公府屹立多年,聖祖皇帝的時候權傾朝野,所以老公爺得以將嫡親長孫女嫁給先帝做皇后,儘管他兒子現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