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第1/3 頁)
寧熹嘆了口氣,勸宋綰道:&ldo;好不好、該不該,二姐姐離也離了、再嫁也嫁了,你又何苦為這個難過。倒是如今,雖然李家有求於咱們家,可咱們也不能有恃無恐,在這些事上就隨意,我瞧著今日葉姐姐提這個也是這個意思,只是沒能說出來。四妹妹,我當你親妹妹才說這些,若是不對,你只當沒聽過便是,你如今在這裡住著,等婚期定下來,我和你三哥就派人送你回京,正好你也是在京城出嫁,也省得再往青州跑一趟,你覺得呢?&rdo;
宋綰知道寧熹是為她好,她雖是二房的女兒,可宋家沒分家,說是宋老夫人教養出來的也沒有不可,去年是隨父母離開了京城到青州,宋縝和寧熹是兄嫂,照顧她也說得過去,至少話頭上來說,不至於叫宋勇夫婦和宋綿的舉動帶累了去。道理宋綰都明白,可到底有些意難平,抱著寧熹又哭了一場。
宋綰緩了兩日,雖然還沒徹底放下這件事,到底臉色好看多了,約好的那一日,宋綰便與寧熹一道,乘車去城外的崇明寺,幾家人約好了在崇明寺相見。馬車顛簸了快一個時辰才到達崇明寺山下,顧氏和葉氏已經帶著女兒小姑子等在山下了。
寧熹抱著鹿兒,跟顧氏和葉氏打招呼,&ldo;抱歉,我們來晚了,叫你們久等了。&rdo;
葉氏上前來拉寧熹的手,伸手抱了鹿兒,道:&ldo;哪裡的話,我們也才到,來,炯哥兒,見過寧姨和鹿兒妹妹!&rdo;
寧熹與葉氏相識也有些時候了,倒是頭一回見到葉氏的兒子。葉氏的兒子吳炯是吳家長孫,才三歲的年紀,已經被吳家老爺帶著啟蒙了,平日也不叫葉氏帶著四處走動。小娃娃正是粉雕玉琢的模樣,有模有樣的給人行禮逗得人開懷,寧熹連忙拿了見面禮給他。
吳炯做了個請安禮便繃不住了,笑得露出一顆尖尖的小虎牙,道:&ldo;謝謝寧姨!&rdo;又轉頭去看母親懷裡的鹿兒,還在想要不要分小禮物給小妹妹,鹿兒小爪子一伸,一把就將吳炯手裡的見面禮搶走了。
吳炯頓時懵了,葉氏倒是噗嗤一笑,道:&ldo;瞧瞧,還是咱們鹿兒手快!&rdo;
寧熹滿頭黑線,剛剛送出去的見面禮,就讓女兒搶回來了,這真是……嘆了口氣,寧熹將鹿兒手裡的荷包搶回來,還拍了一下鹿兒的小手告誡女兒,只是對上鹿兒兀自高興得很的模樣,寧熹也拿她沒有法子。
第一卷 第一百二十七章 怨憤
相比當孃的寧熹覺得女兒這性子得改,顧氏和葉氏卻十分寬容,這麼小的孩子,連金磚和土塊都分不清呢,能懂得什麼,頂多就是覺得某件東西合了眼緣,便搶過去罷了,實在不值得計較。葉氏還呵呵笑著拿了個荷包給鹿兒,說是拿來換寧熹送給吳炯的那一個。
這一點小插曲沒有影響一行人的行程,在山腳下互相見過,一行人便一起上山。為了表示誠心,除了小孩子由大人抱著,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可以乘小轎,其他人都要一步步走上山。宋綰幾個年紀差不多的,一面走路,一面還能欣賞一下路邊的花木,寧熹習武之人體力好,抱著鹿兒一點都不吃力,就連葉氏,牽著吳炯爬山也不費勁,倒是顧氏,沒走多遠就累得直喘氣。
寧熹和葉氏走了一段,便停下來等顧氏,顧氏追上來喘了口氣,葉氏便笑道:&ldo;顧姐姐,你這身體可不成,我未出嫁時,母親便道女兒家雖不好練成一身腱子肉,可也得多走動鍛鍊才成。我那時愛美,可不信母親的話,後來生下炯哥兒才明白多鍛鍊的好處。&rdo;
顧氏接過丫鬟遞過來的水,才將氣喘勻了,便聽得葉氏這話。因為給常欣萍說親的事,顧氏本來就對葉氏生了些成見,只是礙著想給常欣萍說親的緣故,顧氏心裡雖有些怨怪葉氏,面上依然與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