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5 頁)
子牙釣魚圖案複雜得多。
王菡想了好一會兒,終於想起來,這是畫的王猛與恆溫的故事。恆溫北伐擊敗了前秦符健後駐軍灞上,關中父老爭相攜酒犒勞,男女夾路聚觀。王猛也身穿麻布短衣,前往大營求見。在大庭廣眾面前,王猛一面捫捉蝨子,一面與桓溫縱論天下大事,旁若無人。
恆溫稱奇,就問道:“我奉天子之命來討賊,為民除害,可關中豪傑卻無人前來效勞,這是為什麼?”王猛答道:“閣下不遠千里深入寇境,長安已近在咫尺,卻不渡過灞水,大家都摸不透閣下的心思,所以無人前來。”
恆溫無言以對。不久後,恆溫果然退兵,授王猛高官,但王猛這個超級大猛人,認為恆溫私心太重。北伐是擴大自己政治資本,並非是為收取失地,因而認為南朝不可為。於是迴歸北方,最終投奔了符堅。
其實恆溫當時如果沒有私心,再得到這個才華勝過諸葛亮(這個絕不虛誇,諸葛亮勝在忠心,與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的王猛相助,歷史會演變成什麼樣子?
略一思索,明白王畫用意,因為這個故事應當算是一件醜事,所以王畫將它放在背面。
但小姑娘疑惹地問道:“難道這件不是奔馬圖漆箱?”
王畫答道:“是啊,這三件漆箱是連套的,直到這件漆箱完成,這一套漆器才能稱上大功告成。”
“可,可這算是什麼奔馬圖?”
第二十七章 三馬
這四幅圖畫,畫得栩栩如生。再如眼前這個少年所說,用赭黃色漆做底色,那麼就會顯出大氣厚重以及歷史的古拙之味。
但這四幅圖畫應當是四幅求賢圖,與奔馬圖有什麼關聯?
王菡不明白了。
王畫笑了起來,他指出圖畫上的姜子牙、韓信、王猛以及諸葛亮,說道:“小娘子,你看,如果世間真有駿馬,這四個人是不是那種舉世罕見的千里馬?”
這麼一解釋,王菡有所明悟。
王畫又指了一下箱蓋,說道:“在這裡我寫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哦,什麼文章?”現在王菡眼裡,也許還是將王畫當作小孩子,可對詩文書畫上,可不敢輕視他了。寫出〈陽關曲〉的人,能夠輕視麼?
王畫拿起筆,沒有敢在箱子上瞎塗劃,而是寫在紙上: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看到這篇文章後,王菡再不明白王畫的用意,她也不是從名門世家裡出來了。
這件漆器不但是精美的工藝,而且透過繪畫文章,明是指馬,實際上暗中論述了對人才的態度以及使用方法與發現,因此這三件漆器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王畫又說道:“當時我製作這三件漆箱就想到了一個問題。一件工藝品的價格,主要看材料以及象徵意義還有工藝的精美程度,另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文意義。”
在這裡王畫沒有說古董價值,在唐朝古董價值有,可並沒有象他前世那樣重要。
其實不用王畫解釋,王菡已經明白王畫指的人文價值了。這不但有人文價值,還對政堂上官員的任用都有著啟迪。
現在可以想像,這三件漆器組合在一起,將會發揮多大的威力?小姑娘已經不準備賣掉它們了。這要帶回太原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