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測力計爆表(第1/2 頁)
蘇元難得放鬆了一回,沒有急著練功。
而是放空自己和另外兩人慢條斯理的吃了一頓飯,三個人邊吃邊交流。
他也將心中許多疑難問題提了出來,從李維剛那裡得到了另外一種思路。
“你現在入了明勁,不用我多說,你也知道。
打出明勁,就是控制毛孔,將氣、血壓制在裡面,不將力量放出來的那股勁。
暗勁則不同,是控制勁力和氣血到了某種程度,將其釋放出來的過程,滲透性比較強,破壞力也更大。
歸根結底,還是要練勁。
你可以把自己當做一個膠質氣球。
內勁就是一直往裡充氣,外勁就是膠質的厚度。
想要提高攻擊力,自然是氣球越大越好。
但氣球的氣量大小和膠質厚度之間的關係,你自己要把握好,否則就會向你上次那樣,差點廢掉。”
蘇元全神貫注的聽著李維剛獨到的講解,兩相比較之下,與自己的情況十分貼切。
用氣球比喻氣勁的形式很恰當。
練勁的過程,無外乎內壯外錦。
皮膜筋肉骨,全方位提高,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實力。
“所以,你現在要將重心都放在外勁上,剩餘一部分精力去修習抱丹勁,每天不用多,只練出十道氣勁就足夠壯大內臟。”
孫易乾點了點頭,順著李維剛的解釋繼續道。
這是提高實力,練出內勁最快的方式。
兩人的經驗很老到,但這只是針對一般情況而言。
蘇元身具面板,只要能多修煉一些小拳種或擊敗有所成就的對手,單靠加點也能把實力提上去。
“現在看來,還是修習小拳種,獲得成就點最快最穩妥。
相對而言,找他人搏鬥廝殺,雖能夠獲得2倍的成就點,但摸不清對方的實力,可能會讓我陷入危險當中。”
定下接下來的行動宗旨,蘇元信心百倍。
他不是等靠要的性子,手裡有了其他的小拳種後,恨不得立刻上手開練。
下午四點,送走李維剛後,蘇元將院子收拾完畢,開始習練各種拳術。
他先是修煉了鐵線拳和十二樁功。
鐵線拳還有幾百經驗值就會圓滿,到時又會獲得0.3個成就點。
之後,他開始研究破舊拳譜。
拳譜名為十二陰截腿,路數不多,只有十二式。
是練法和打法合二為一的拳種。
既能日常修煉,也能出勁打人。
但也像孫易乾說的那樣,因為沒有配合著內家功,所以最多隻能修習到明勁。
想靠這個修到暗勁,幾乎不可能。
“自古內家功就不外傳,現代社會練武的人數極少,兼之沒有真傳,練出暗勁的怕是也不會太多。
拳法拳法,打拳犯法,這可不是說著玩的。
光是練出明勁,就足以把人打殘致死,再加上練拳過程十分枯燥乏味,沒人願意練太正常了。”
沒辦法,社會大環境,就是如此。
陳定了片刻,蘇元就將雜念拋之腦後,他練拳的初衷又不是要把別人打死。
“練拳練拳!”
臥魚腿,臥牛腿,連環腿,抱樁腿,等十二式被蘇元練得爐火純青,不到兩個小時就已經入門。
“怪不得當時孟長青的身法那麼靈活,陰截腿沒有任何一個招式腳過膝蓋,所以對腿部筋肉骨骼的鍛鍊甚至比羅漢拳還要來的直白。”
如果羅漢拳是循序漸進的拳法,那麼這門陰截腿走的則是速成之道。
練成之後,又快又狠。
蘇元遞給孫易乾手機,要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