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再來(第1/2 頁)
第十一期《最強推理》的設計者,跟以往的慣例一樣,請的一位犯罪學的專家。
葉翎雖然贏過了破解組,但兩期節目間隔時間較短,所以葉翎就沒有連續參加。
而且,雖然葉翎創造了歷史,但是上一期的收視率實在慘不忍睹。
只在最後宣佈葉翎勝利的時候,收視率暴漲。
在解密會達到了節目收視率的小高峰。
即使這樣,還是補不回節目中期的流量損失。
於是導演希望透過中規中矩的節目,來挽回節目的收視率。
這一期的內容,從節目組放出的預告來說,想必應該是會很精彩的。
這次參加節目的設計者,是江南大學著名的犯罪學教授,
曾經有幸進國家隊體驗過刑偵的任務。
這個教授還曾出版過偵探小說。
從他的履歷來看,他的經驗相當豐富。
就在葉翎也對這個教授有所期待的時候,
結果卻出乎意料。
這個教授設計的案子,看起來複雜多變,
但是沒有什麼用。
需要操作的部分實在太多。
他的行動力完全不夠,掩蓋證據的行動全被監控攝像頭拍攝下來。
破解組直接順藤摸瓜,查到教授在劇本中扮演的角色。
經過一系列專業的詢問,教授的話中出現很多不能自圓其說的漏洞。
如此一來,破解組直接將他鎖定成為嫌疑人。
之後,由於教授的失誤太多,留下過多的證據,破解組很輕鬆就將教授抓住。
第十一期《最強推理》就此宣佈結束。
導演的如意算盤可算弄錯了。
葉翎上一期在節目中的表現雖然平淡,但是整個案件等到最後解密會解密的時候,觀眾才知道其中的精妙之處。
大家無不讚嘆葉翎的智慧。
教授設計的案件太過中規中矩,觀眾們看了九期,都有些審美疲勞了。
況且這個教授是理論形的學者,演技並不是很好。
在節目中表現的十分生硬。
給人的觀感並不佳。
所以第十一期《最強推理》的收視率跌到了節目歷史中的谷底。
這個資料被上傳到網上,在彈幕網上,引起了熱議。
······
“這一期節目真是從頭到尾都無聊啊。”
“他不是大學教授麼?怎麼連一個星期都撐不過?”
“犯罪心理學的專家?就這?”
“唉,看了葉翎的那期之後我才明白,節目裡的這些案子,設計得花裡胡哨的並沒有什麼用啊,案件需要的是小心思和無數的誤導,這些教授不行”
“這期破解組的主將還是常昆,上期葉翎都把人家逼得宣佈換人了”
“這就是實力的差距啊!”
······
第十一期《最強推理》就在網友們的吐槽下結束。
其後的解密會也更加無聊。
畢竟在節目中,常昆帶隊的破解組已經將案子從頭到尾都推理過一次。
之後再來講就令人索然無味。
導演看著十一期《最強推理》的資料,不禁痛心疾首。
每一期節目的展開,投入都十分巨大。
上一期收視率低,但是靠著葉翎取勝,好歹在最後不僅賺夠了成本,另外還小賺一筆。
這期本來想挽回一下平均的收視率,結果還慘賠。
投入的成本都賺不回來。
三位導演互相商議之後,作出了最明智的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