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回宜興(第2/4 頁)
。
慢慢的,在門口屋簷水的滴嗒聲中,傳來隱隱的腳步聲,很整齊,越來越響,越來越近。
這種腳步聲,三歲孩童都知道,是東洋毛皮鞋踏出來的,誰聽了都像是踏在自己的心尖上,東洋兵來了就是禍事來了。
茶館裡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噤若寒蟬,湯有水和田生糧大驚,老虎灶就在茶館大門邊,田生糧向外一探頭,只見北邊幾十米遠的石拱橋上,走下來的鬼子兵,正轉彎朝茶館踏步過來。每隔十多米,還留下一個鬼子兵站哨,他們也不怕雨淋,站在街道邊挺得筆直。
鬼子們頭戴鋼盔,身穿一色的嶄新制服,臂膀上套著憲兵字樣的白袖箍,肩上挎著上了刺刀的三八長槍,槍上的刺刀,在雨幕中殺氣森森。
湯有水也已擠到門口,從田生糧的腋窩下鑽出頭觀察外面,田生糧忙向湯有水一使眼色,倆人悄悄溜到隔壁棧房,鑽進隔牆躲藏。
湯有水還是習慣性發抖,嗑著牙顫聲問: “生糧,是不是咱倆露餡事發了?”
田生糧沉聲答道: “屁話,不是來抓咱倆的,用得著這麼大陣勢?準備好了,只要咱倆被他們找出來,起碼要搞掉他一個夠本,操他祖宗的!”
黃老四自從年初六石拱橋上殺鬼子開始,當時就知道是三郎一夥幹下的好事,之後的種種跡象,更是印證他的判斷。
現在他眼見著生糧和有水躲進棧房的隔牆中,知道事大了,該是拼命的時候了。悄悄把抽屜裡的小攮子,塞進袖管裡。一雙混濁的老眼,直直注視門口,心中默唸: 東家,夫人,求你們保佑我能殺了一個東洋赤佬,我黃老四和你們團聚來了,還做你們的忠僕。
鬼子兵直奔茶館,先頭四個在門外分兩邊整齊站好,紋絲不動。其餘鬼子在雨幕中也跟著靜默挺立。
茶館中的茶客們,也更是靜默寂寂,每個人嚇得如同末日來臨。
稍停,從門外走進二男二女四個中國人,其中滯後的一男一女進門後,即側過一邊靜立不動。打頭的一對俊美青年男女,則徑直走向帳臺,在距離三步之遙雙雙跪下,青年男子輕聲喊道: “黃爺爺,三郎和親親來看您來了了!”
這是三郎回來了,他身邊的當然是親親,停在門口的,是真一和龍梅。
黃老四坐在帳臺裡,呆若木雞,等三郎說完,他這才痴呆了似的站起,弓腰駝揹走出來,伸手欲扶三郎和親親。
“咣噹”,他袖管中的小攮子掉了出來,這一聲響,刀刃的金屬聲特別刺耳。茶客們也還罷了,聽在門口鬼子的耳中,那是刺心的驚悚,立即習慣性的想尋找戰鬥位置,可一看三郎平靜安好,羞愧了。
三郎揀起小攮子來,放到帳臺上,說道: “親親,快叫黃爺爺。”
“黃爺爺好”!親親的聲音輕柔媚麗,軟綿中的鶯聲燕語不帶一絲煙塵。
到了這時候,黃老四才終於有了一聲“哎!” 親親抬頭看,只見黃老四早已是老淚縱橫,整個人在抖。
親親拿出手帕,欲替黃老四擦拭,黃老四忙不迭避讓,連呼“使不得”。顫顫的快步走進裡間,好一陣才出來,把一個紅頭繩扎著的紅紙包,塞進親親手中。說道: “我的親親丫頭好,好好和三郎過日子。你的喜酒爺爺不曾去吃,爺爺失禮,見面銅鈿少點啦,拿好!”
親親看出其中是一根小金條,估計是黃爺爺一輩子的積蓄,躲閃著推辭。三郎見黃爺爺嘴唇哆嗦手直抖,二行濁淚又流了下來,沾在翹抖翹的山羊鬍子上滑落,輕輕拉了拉親親,連使眼色,這才收下。
門口的真一和龍梅也過來和黃老四磕頭見禮,黃老四又把一隻紅包塞進龍梅手中,說: “小丫頭,我們宜興風俗,叫做拜年拜到大麥黃,你拜個晚年,不要嫌爺爺紅包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