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興漢室八零電子書 > 第四十四章 丨維王不豫

第四十四章 丨維王不豫(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JOJO:喬舟的奇妙冒險大明:治好病後,老朱求我去現代我打羅馬?真的假的?斬神:藍染模板,我將立於天上!娘子別怕,夫君助你成神斬神:我史萊姆,開局吞噬鬼面王水滸:我武大郎,反了!白話三俠五義廢柴趣妻灰太狼和紅太狼之穿梭各種世界戰錘:我是唯一擁有靈魂的死靈四合院好好的回不去了我孔聖唯一子孫,你問我懂論語嗎漢吏四合院:開局獲得八極拳暴打禽獸如何拯救德意志紅樓:王爺又雙叒叕娶妻了重鑄山河,大明瀛帝日記從崩壞前文明開始的無限之旅開局一書生:從敬夜司獄開始

“近年以來,議論繁多;言詞激切,致幹聖怒。”————————

次日一早,氣溫驟降。果然如皇帝昨夜所說的那般,下半夜的時候就開始落起了大雨,雨聲攪人清靜,夜裡更加的寒徹。皇帝體念潘勖和『射』堅兩人回去不便,特意讓人在宣室找了個偏室供其休憩。直到清晨,雨勢才漸漸的小了起來,但空氣中仍飄灑著濛濛細雨。天『色』晦暗陰沉,未央宮前殿的臺階、廣場都被雨水淋溼,鋪砌的石板都變作了墨『色』。

漢制,無論大朝抑或常朝,百官都得先在殿前兩側的走廊上等待,三聲鐘響之後方可上殿。此時走廊上各站著一批身著朝服的官員,他們才來不久,但清早的細雨卻很快浸溼了人們的朝服,甚至有些人的鬍鬚和鬢角都被雨水沾溼一片,清風微涼,所有人都迫不及待的等候著上殿的鐘聲。

站在眾人前列的有三個人,其中一名老者蒼髯皓首,頭戴三梁進賢冠,內著玄『色』朝服,外罩一件絳『色』紗袍,腰間佩戴著金印紫綬,此人正是三公之一,濟南國人,司空淳于嘉。他微微睜開眯縫的雙眼,對站在後面的一人說道;“已經去催了麼?”

那人年紀約莫四十多歲,穿著與淳于嘉相似,區別只在於他戴著二梁的進賢冠,腰間佩的是銀印青綬。此人現官居九卿之一的衛尉,喚作張喜。他是汝南細陽人,先祖為趙王張敖,曾祖是孝和皇帝時大臣張酺,故司空張濟是其兄。這個張濟不是現在西涼軍中的將軍張濟,而是孝靈皇帝的老師,為皇帝講習儒學。中平年間,曾和劉寬、楊賜、劉陶等人共同上書請求治理太平道,被皇帝所看重。

單論官爵,衛尉張喜比不過司空淳于嘉,但若是論家世,出身汝南大族的張喜完全不是濟南人淳于嘉可以比擬的。但在這公共場所,張喜還是沒有拿大族的架子,對淳于嘉揖道:“已經去催了。說是陛下早起時偶感不適,先傳了太醫令過去,是故有些耽擱。”

淳于嘉眯著眼仰看數重臺階上的殿門,殿上整齊的站著一排虎賁,心裡有些疑『惑』:“陛下的身體不是已經痊癒了麼?這幾天甚至能躬親批奏,與侍臣們議論經學,赴上林與將士們騎『射』,怎麼病情又起了反覆?”

張喜卻笑了,湊到淳于嘉身邊小聲說道:“這正說明這幾日的事情都是虛言,陛下病情反覆,如何能正常理政?我等不如上書請陛下好生靜養,這批奏之權,不就又能迴歸臺閣了麼?”

真有如此簡單?淳于嘉沉『吟』不語,前幾天皇帝從未宣召過任何一個公卿大臣,每日都只是與那些內朝侍臣們在一起。但在尚書檯一事後,皇帝當即在柏梁臺見了太尉馬日磾,誰也不知道君臣幾個講了什麼話。

淳于嘉老成持重,出身也不容小覷,雖然祖上未曾出過高官,但青州淳于氏,代代出儒生。以經學傳家,在士人中頗有威望,雖不屬於朝中關東士人的核心階層,但也有著獨特的地位:“批奏之權本非臣子所有,如今朝廷情況特異,國家又殊為英睿,收回去也並無不可,我等何必強求之?強求而不得,徒為他人笑耳。”

張喜皺了皺眉頭,顯然是不認可淳于嘉的話,但他礙於身份、場合,不敢與其抬槓,只拱了拱手,便不再言語。

這時候,太尉馬日磾也朝他看來,兩人對視一眼,一時間都沒有開口說話。他二人身後各自站著一批官員,籍貫以關東關西為界,中間是一條很寬的走道。在這兩批人外,還站著以前將軍趙謙為首的第三方勢力,人數稀少,大都是曾經委身事董的。無論關西還是關東士人,都與其保持著若有若無的一段距離,隱隱有排斥之意。

看著這對峙的三方,司空淳于嘉默然一嘆,這時,他竟然看見王允對太尉馬日磾打招呼:“馬翁叔近日可還安好?”

馬日磾不矜不伐,衝王允回了一禮:“勞司徒掛念,朝

目錄
皇叔別寵了,王妃她只想搞事業龍珠:賽亞人變身紀元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