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第2/2 頁)
希臘、在埃及、在義大利以及在西方日漸增高的情況,儘管所掌握的資料是如此極不完備,下面仍將盡力加以敘述;同時也不會忽略掉它在羅馬帝國疆界以外獲得的真實或假想的成就。
由幼發拉底河向愛奧尼亞海邊延伸的那些富裕省份,是那位非猶太族的使徒顯露他的熱情和虔誠的主要場所。他播種在肥沃土壤上的福音的種子得到了他的門徒們的辛勤培植;而且看來在最初的兩個世紀中,最大的一個基督教社團似乎也就建立在這個區域之內。在建立於敘利亞的社團中,最古老和最負盛名的莫過於大馬士革、貝羅依或阿勒頗和安條克所屬的教會。《啟示錄》的先知的前言描述了亞洲的以弗所、西麥拿、帕加馬、提阿提拉、薩爾代斯、拉奧狄凱亞和菲拉德爾菲亞的七個教會,並使它們得以揚名後世;它們的派出單位也便很快遍佈於那個人口眾多的地區各處。在很早一段時期中,賽普勒斯和克里特島、色雷斯省和馬其頓省都曾熱心接受這個新宗教;基督教共和體也很快在科林斯、斯巴達和雅典等城市建立起來。希臘和亞洲教會的古老經歷容許它們有充分的時間來發展和擴大組織;甚至諾斯替派和其它一些異端教派的蜂起,也足以表明正統基督教會的興旺狀況,因為所謂異端這個名稱總不外是用以指那些人數較少的派別而已。在這些內部的證據之外,我們還可以加上非猶太人自己的供狀、抱怨和他們所表現的恐懼。從一位曾研究過人類,並以極生動的筆墨描繪過人類行狀的哲學家琉善的著作中,我們可以知道在康茂德統治時期,他的故鄉本都便充滿了伊壁鳩魯派教徒和基督教徒。在基督死後80年之內,仁慈的普林尼慨嘆他曾經徒然試圖消滅的罪惡依然無比猖獗。在他寫給皇帝圖拉真的極為奇特的信中,他肯定神廟幾乎全已荒廢,神聖的作祭品的犧牲幾乎無人購買,一種迷信活動不僅充斥各個城市,甚至已傳遍本都和比提尼亞的鄉村和曠野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