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1/2 頁)
「可行。這野菜跟咱們地裡的青菜一樣,過了夜就容易變蔫。咱們既然是往大戶人家送菜,肯定要新鮮,這樣才能把生意做的長長久久。」雖然只賣了兩天的菜,可因為聽錢月茵說多了,錢王氏也多了幾分見識。
「娘說的對。不過三哥也不必挖太多,咱們明日就只是去試菜,還不一定人家管事人喜不喜歡呢!」錢月茵提醒道。
「不怕。既然去了,就多挖一些。那些大戶人家平日裡哪吃過野菜,只要做的好吃,肯定有人喜歡。」錢二哥倒是另外的想法,「豆腐不著急,明日我去二舅家拿。」
錢月茵忍不住就笑了。她既然提出了野菜糰子,日後肯定也是想做這個生意的。不過她想的是,先把野菜糰子的名聲打出去,明日得了那位管事人的肯定,他們再從長計議。
沒成想錢二哥竟然也想到了賣野菜,甚至還正兒八經的提上了日程,錢月茵覺得挺好的。
做生意麼,最怕的就是墨守成規,最不怕的就是各種點子。哪怕失敗了賣不出去,他們也沒什麼損失,完全不必擔心。
如此這般,等到第三日錢家二房去鎮上的時候,牛車上就多了一筐野菜。
而除了野菜,今日前來道場賣菜的族人無疑就更多了。
對此,錢月茵沒有多言,錢王氏卻是撇撇嘴,當面翻了好幾個白眼。
昨日錢李村就傳遍了,村裡不少族人自行跑去鎮上賣菜,卻沒能賣出好價錢。
主要是他們一窩蜂去的人太多,又都是同樣的菜色、擺在同一個地方。過來過往的客人左看看、右比比,可不就認真的壓價了?
一開始錢氏族人還口口聲聲嚷嚷著自家的菜很好,不願意低價賣。等到一上午過去,原本新鮮的菜全被太陽曬得發蔫,賣相也開始變得不那麼好,他們這才急了。
偏偏等到這個時候,該買菜的客人早就在別家相熟的攤販買過了。餘下還沒買菜的客人本就不多,壓價就更狠了……
最終,錢氏族人的菜很多都沒能賣出去。即便賣出去,也是很低的價錢,比賣給錢家二房還要吃虧,可不就讓這些族人得了很大一個教訓?
聽聞此事,錢王氏別提多幸災樂禍了:「活該!真當鎮上的生意好做?要是賣菜就能輕輕鬆鬆賺到很多銀錢,咱們村裡那麼多族人早就跑去鎮上賣菜了,還需要等到現在?不是我說,那鎮上的市場最不缺的就是攤販,賣什麼的沒有,偏偏就他們地裡的菜金貴了?不買他們的菜,就去別的攤子上買唄!人家有銀錢還買不到菜?誰怕誰?」
原本錢王氏還打算將這些族人的名字都給記下來,以後都不收這些族人的菜,卻被錢月茵勸住了。
錢月茵的理由很簡單,既然他們家是打算長長久久在村裡做生意的,那就和氣生財,沒必要跟族人結仇。反正收了那些族人的菜,他們家又不會吃虧,反而能賺更多的銀錢,何樂而不為?
因著錢月茵的勸誡,又看在銀錢的份上,錢王氏到底沒再多言。哪怕今日看到那些礙眼的族人跑來找他們賣菜,錢王氏也都收了。
這可都是銀錢呢!白送給他們家的,不要白不要!
也是有了昨日那一出,錢家二房在錢李村收菜一事變得越發順利,名聲也越發的大了。之前那些猶豫的族人再沒顧忌,可勁兒往道場送菜,只為了賣給錢家二房換些銀錢。
如此這般,今日錢家二房送去鎮上的菜又多了一些。某種程度上而言,亦是好兆頭了。
「咦?怎麼還有野菜?也是秋花巷那邊預訂的?」福祿酒樓這邊,依然是孫掌櫃接的菜。
「是。那邊的管事人說想要試試,我家三弟今日就起早去了一趟山上,也是圖個新鮮。」錢二哥點點頭,並未遮遮掩掩。
「這個野菜好吃嗎?要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