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荊州之變(第2/2 頁)
辭官回家。而伊籍則是希望能到江夏去做事。因為他們都知道了,王允要去京城擔任司徒。而州牧換成了王蓋。
王定先答應了伊籍的要求。而後笑呵呵的看著張昭說道:“子布先生跟我講吓原因如何?”
張昭看著王定說道:“昭出來兩年餘,家中老母在堂。昭想回家去照料。”
王定笑道:“此去彭城並不是很遠。我可差人去為你搬取高堂,到這邊來奉養。你認為如何呢?”
張昭看著王定那真誠的眼光,嘆了一口氣,“好吧。就依太守大人。”
王定笑了笑,說道:“子布先生的才學,定甚為推崇。若逢盛世你或可為一國之相,只可惜現在是亂世,奸臣當道。只好委屈你,暫時在這一郡之地。”
張昭急忙抱拳道:“王太守過譽了。過譽了。”王定隨即喊來趙雲,讓他帶人先把張伊兩位送到江夏去。他這裡又安排了人去接張昭老母。
他才回去自己家裡收拾,他要把家眷也搬到江夏去。不然放在這邊,說不定王蓋會想出一些其他的什麼主意,對自己不利。
他收拾好了以後,第二天一早,剛要動身,暗衛來報徐晃回來了,他帶來了蔡邕。王定趕忙出了襄陽城門,去迎接蔡邕。
在後世,他讀三國的時候,對蔡邕的氣節和義氣,都非常推崇。而蔡邕的學識,那更是頂尖的。
蔡邕有些惱怒王定,用這種手段把他弄到荊州來。王定舔著臉,百般的道歉。才使得他的火氣消了下去。
王定又告訴他,蔡琰也在荊州。又讓他父女兩人見了面。蔡邕的臉面這才好看了一些。畢竟是王定派人救出了蔡琰。
王定又告訴蔡邕,如果他到長安去,也不會再受到董卓的重用了,因為他跟董卓已經有了隔閡。
他又邀請蔡邕一起去江夏,蔡邕沒有同意。他去了水鏡先生的書院,教書去了。這時,黃承彥和龐德公也都已成了書院的老師。
而王允也為荊州招來了一大批的優秀人才,荊州現在正在蒸蒸日上,荊州百姓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可現在突然換了州牧,而且來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王蓋。儘管他是前州牧王允的兒子。但是兩個人的能力,有天差地別。
王蓋根本就沒有什麼名氣,這對荊州的發展來說是好還是壞呢?而且王蓋還跟王定兩人兄弟不和。特別是現在,王定在荊州的名氣大過了王允。
這都讓王蓋感到了莫大的危機。他是嫡長子,這樣下去,那豈不是連家族的族長都沒有他的份了?
他該怎麼做呢?王定又會怎麼應對呢?是兄弟鬩牆,反目成仇?還是兄弟和好如初,共禦外侮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