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第1/2 頁)
「津田伸吾先生是我負責的客戶。」
「這麼說來,他曾向你們公司借錢?請問他借了多少?」
「津田先生的融資金額為六千萬圓。」
青柳回答得絲毫不帶感情,庭內氣氛卻越來越緊張。御子柴的眉毛似乎微微挑起。
被害人欠下六千萬的負債,這肯定能成為檢方地有利武器。
「六千萬?被害人在三年前就離職沒有工作,怎麼能借這麼多錢?」
「他本人聲稱自己是『當沖型股票投資人』,並非沒有工作。而且他辦理的是證券投資貸款,只要提出擔保品,個人收入多寡並不重要。」
青柳明知岬是檢察官,說起話來卻絲毫沒有顧忌。
雖然從以前就有「信貸看人、物貸看物」的俗諺,但聽了青柳這番言論,岬開始覺得俗諺也不可靠了。不論是何種型別的借貸,都應該以借貸方有能力償還的額度為限,這才是貸款業的正確心態。然而近年來的金融機構,包含銀行在內,都有著對償還能力的審核過於寬鬆的傾向。自從貸金業法改訂之後,有資格貸款的人變少了,但諷刺的是審核寬鬆的現象卻更加惡化了。擔保融資不再有金額上限的限制,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簡單來說就是僧多粥少,形成互相爭奪的局面。
「能不能請你解釋一下何謂證券投資貸款?」
岬當然不是不懂,只是想在法庭上公開津田家不為人知的秘密,才故意問了這個問題。
「首先,客戶必須提供證券以作為擔保。假設擔保價值為一千萬圓,審査額度以八成計算,就是八百萬圓,客戶最高可以貸到五倍,也就是四千萬圓。這筆融資只能用在證券投資上,而且購買的證券也必須提出作為擔保品。當這些證券的價格上升時,只要脫手賣掉,價差就是客戶所得到的利潤。」
「簡單來說,客戶買下的股票也必須當擔保品,貸款公司可以高枕無憂,而客戶也能以實際資金的五倍投入市場,賺取五倍的利潤……我這麼解釋,對嗎?」
「沒錯。」
「但是就我所知,被害人在股票投資上虧損嚴重,手中的股票都被套牢了。在這種情況下,公司要討回這六千萬,應該很困難吧?」
「沒這回事,提供為擔保的證券還是有可能回漲。」
青柳將一般上班族也無力償還的龐大資金,借貸給收入極不穩定的股票投資者,但他非但沒有引以為恥,還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神情。這種厚顏無恥的態度,令注重倫理道德的岬看得怒火中燒。
「但是當擔保品的評估金額低於融資金額時,就不可能全額回收這筆錢,不是嗎?」
「不,津田先生還有不動產。」
「請你詳細解釋。」
「津田先生與我們簽訂契約,是在平成二十年四月,該年九月,就發生了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引起的金融海嘯。津田先生手上股票的評估金額大幅下跌,因此必須提出追加擔保。」
「追加擔保是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提高擔保價值,以符合融資餘額的比例。若不能提出追加擔保,就必須降低融資餘額,讓兩者維持平衡。」
「被害人選擇的做法是什麼?」
「津田先生除了股票投資之外,沒有其他收入來源。不過,幸好他名下擁有不動產。當時他的融資餘額為六千萬圓,實質擔保價值只剩下一千四百七十七萬圓,價差為四千五百二十三萬圓。津田先生抵押了名下的不動產之後,某種程度上縮小了差距。」
「只是某種程度上?」
「住家不動產由於房屋貸款擁有優先抵押權,再抵押給我們公司,就成了二胎抵押。然而依當時不動產實質價格計算,扣掉房貸餘額後只剩下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