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武器的問題(第1/2 頁)
一眾學員心底暗自較勁,雖然大家都是同一期,但誰要是現在進入教導隊,以後就可以直接指揮自己的同學。
這就是一條分水嶺!
只要是入選教導隊的學員,畢業後立馬就進入軍隊任職。
眾人都在心裡思量這件事,忽然從操場外跑進來一個人,興高采烈地說道:
“嘿!你們猜我剛才看到了什麼?隔壁師範的女學生組隊到軍營裡去教書識字啊,這好機會我們不去看看嗎?”
此話一出,眾人眼前一亮,隔壁師範可是有不少女學生,平時大家只能偷摸著扒著牆頭看看,現在女學生居然出了校門。
“胡璉,你小子沒胡說吧,她們真的去了軍營?”
“去軍營裡教書識字,真的假的?”
眼看自己被質疑,胡璉立馬拍著胸口說道:
“哥哥們,千真萬確啊!我剛剛看到那一幕,立馬就回來通風報信了,咱們趕緊行動!”
聞聽此言後,張靈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軍裝,大義凜然:
“陳校長屢次表示要國防生多跟士兵宣傳戒律,我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我們應該主動去軍營,身體力行宣傳戒律,現在我帶隊,有沒有一起去的?”
眾人:這小子是懂宣傳的!
張靈甫帶頭,一群荷爾蒙爆棚的年輕人紛紛朝著軍營而去,而此時在操場還有一個站著不動。
粟多珍回頭:“走啊林祚大,還愣著幹嘛?”
林祚大不苟言笑,“算了,你們去吧,我再研究一下課題。”
粟多珍吐槽:“你看看,你整天板著一張臉,簡直比陳校長還嚴肅,自從進校門以來我就沒見你笑過一次……”
……
兩所大學進入正軌,兩個師團人數也已經滿編,前期陳耀文弄的那一筆錢根本不夠花。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缺武器啊,現在訓練用的槍支彈藥都是從其他地方購買的,這給膠東財政造成了很大壓力。
民國時期有四大兵工廠,分別是漢陽兵工廠、江南製造總局、奉天兵工廠、太原兵工廠。
其中,漢陽兵工廠是張之洞建立的,江南製造總局是李鴻章建立的,算是老資格,北洋軍閥就是靠著這兩個兵工廠才能武裝幾十萬部隊。
而後面奉天、太原等工廠都是軍閥自行建立,目前來說,規模都不大,只能修理槍支,不能獨立製造重武器。
直到1926年到1928年以後,東三省兵工廠才進入完全擴建期,擁有機器8000多部,達到開創後的鼎盛時期,成為民國最大的兵工廠。
而其規模之宏大,裝置之完善,不只國內第一,就連日本人也為之側目。
膠東其實有兵工廠,但規模真的太小,軍閥要想擴張軍備,兵工廠就是硬性條件。
兵工廠生產軍火武器,不僅用來裝備奉軍,以應對日後戰爭的需要,還可以出口軍火給其他軍閥從中牟利。
目前粵省那邊已經組建了8個軍,從第1軍到第8軍,總數10萬人,預計將在一年半以後誓師北伐。
膠東這邊預計組建第1師團到第4師,總數超過8萬人,武器裝備成了一個大問題。
因此,在膠東建立一個龐大的兵工廠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革命黨有蘇國支援,他們要錢有錢,要武器有武器,真是爽歪歪啊。
還好自己能夠穿越回70年代,陳耀文忍不住感慨一聲,他要想辦法弄武器還有弄錢。
這兩件事兒都要做,最好的辦法是從70年代轉移產業鏈。
在這之前,陳耀文先讓何雲在膠東找好工廠和工人,以便於產業鏈到了民國後立馬投入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