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第1/2 頁)
眾人視線都落在宮人的身上,他嚥了咽口水,冷汗直流:&ldo;我,不,小人本來這燈籠是做好了的,只是被一位公子撞壞了。&rdo;
&ldo;那燈籠做的時間極久,小人、小人今晚趕著做到現在也沒、沒做完。&rdo;
宮人說道最後頭都快低到地下,聲音也越來越小,但在場的所有人都挺清楚了。
&ldo;什麼!頭籌壞了?&rdo;還是專門代表為百姓祈福的頭籌!
一時間眾人躁亂起來,今年本就是多災之年,為萬民祈福的中秋宴卻弄壞了最重要的頭籌,一時間議論紛紛,但也只是交頭接耳小聲談論,沒有高談論闊的。
弘仁帝顯然也沒有想到竟然事情原是這樣:&ldo;那撞壞燈籠的那個你可知道是誰?是哪家的公子小姐你還記得嗎。&rdo;
既然頭籌撞壞已成定局,那麼接下來就要問責,天子不悅,牽連的又何止數人。
這下重臣都顧不得與人攀談了,各自都用眼神示意自己小輩,心裡暗自祈禱不是自己家族的人。
王尚書同樣,他剛才還跟別人說皇上定會重罰撞壞頭籌破壞祈福的人,聽到此話後還洋洋得意覺得自己說對了,然後也下意識回頭看自己兒子。
只見自家兒子臉色煞白,額頭鼻尖溢位細汗,脖子夾起蜷縮在後邊不說話,王文山心裡咯噔一下,頓覺不好。
果然臺上那宮人開口:&ldo;我記得,是尚書家的王公子,我、我聽到有人這樣叩拜了。&rdo;
眾人譁然,矛頭直指王啟明,皇帝也環視一圈全場:&ldo;王尚書那,給朕出來!&rdo;
王文山不敢怠慢,提著王啟明從人群中連滾帶爬的擠出來跪在地上:&ldo;皇上,臣在。&rdo;
還不等弘仁帝發話,就先發制人,起身一腳將王啟明蹬倒在地:&ldo;你個臭小子,撞壞頭籌,皮癢了你,壞了規矩,你看我今天不打死你!&rdo;
說著手就高高舉起眼看就要往王啟明身上落,這麼多大臣都在,自然不會置之不理,總有人上前制止:&ldo;王尚書不要如此下端論,這不是還沒有問清楚,息怒息怒。&rdo;
王文山等的就是這一刻,他被人拉住後又氣鼓鼓瞪了幾眼王啟明,一副心痛刀絞,恨鐵不成鋼的悲愴神色。
接著跪下痛心疾首的懇求:&ldo;皇上小子頑皮若真是小子所為請皇上不用管尚書府,一定嚴懲小子,我絕無二話!&rdo;
這話說得大義滅親義薄雲天倒是叫皇帝有點不太好意思直接懲罰,於是也出口規勸:&ldo;王尚書不比擔憂,若真是王公子所為,朕自然嚴懲不貸,若不是,朕也不能冤枉了王公子不是。&rdo;
王文山叩首:&ldo;是,老臣在此先多謝皇上明察秋毫。&rdo;
皇帝頷首,看向王啟明:&ldo;你來說一說,確實是你撞到了這位宮人嗎?&rdo;
王啟明跪在地上哆嗦,冷汗流了一後背,怎麼辦,怎麼辦!
額上的汗珠沿著眉骨滑下,沁入眼睛,他視線模糊看著地面。
遇到虞歲桉從冷宮出來後,他就原路返回去往宴會場地趕了,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在冷宮之外的地方又看到了鬱珩。
不過也可能是看錯了,總之他跟了上去,沒想到那身影突然變得也別遠,他一著急就往前跑了幾步,在一個拐彎處,一下就撞到了人。
看到宮人手上的燈籠破了,他雖不知道有什麼用,但那麼精緻的物件肯定也是那個權貴又或者哪位娘娘用的,反應過來後就立刻跑了。
他該怎麼辦……
王啟明的大腦一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