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64章 大漢是來帶給蠻夷先進生產力的(第2/4 頁)
大海之遼闊,當真唯有親見,才能理解。朕今日才知丞相所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之意。”
毫無疑問,那幾句歷史上本該曹操徵烏桓後才寫出來的話,如今這一世因為曹操早就沒資格徵烏桓了,所以湮沒無聞。
李素也不是想當文抄公,只是“搶救性發掘”那些消失的東西,所以觀滄海的時候稍微擷取幾句。否則純粹是為了展示文采的話,後人還有那麼多描寫大海的詩句,李素抄誰不行。
劉備感慨了一會兒,不久就聽到桅頂又有驚呼傳來,似乎是看到陸地,即將靠港了。
劉備待的這個觀測臺,畢竟不是桅杆最頂部的,最上面太危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所以劉備的位置視野也稍微差一點兒,朝著前方瞄了半刻鐘,才看到陸地出現在海平面上。
第一次見到這種陸地重新在水天一線處出現的景象,劉備也是心曠神怡。
登陸之後,劉備見當地建築與中原差距也不太大了,當地官府和碼頭建築,都是一般的木石房屋,只是窮人住的房子看起來跟中原不太一樣。
中原赤貧百姓住的是木頭樑柱、泥土夯砌的茅屋。到了林邑,泥土牆幾乎看不見,要麼石牆,要麼純木牆。
為了避免低窪處的潮溼,很多木屋還用木樁架空一點高度,這就得把地面都鋪上木頭,比中原的赤貧之家還闊綽些。
畢竟中原的土房子是沒有地板的,屋內就把地面的土夯平就不錯了。
“林邑郡的百姓民生,居然不比中原的差,步子山這些年做得不錯嘛,今日總算眼見為實了。”
劉備點頭嘉許,雖然只是輕描淡寫幾句話,但隨行官員都知道步騭肯定能因為治理有方得到升賞了。
皇帝的嘉獎不是隨口說的,那都是有法律效力的。
當地接待官員連忙解釋:“此地比南中滇州更為潮溼苦熱,故而以土為牆吸潮太多,人居其中不但暑熱不堪,更增溼病。
好在炎熱之地木材生長極快,雖多糟朽不直,無法大用,拿來蓋屋卻也得其所哉。其中還多有驅蟲香木,可供官府仕宦之族用度,如今每年還往中原運送數萬根,都是以海船舶載。”
劉備點頭,又問了幾個問題,主要是瞭解當地和中原的貿易往來。得知除了大量熱帶木材之外,當地主要集中種植出產的,就是豆蔻蘇木這些植物香料。
其他珍稀之物,比如犀角象牙孔雀這些,倒是不多,因為沒辦法規模化擴大生產嘛。這個時代也不可能人工大量養殖那些動物。
唯一的例外是珊瑚,金蘭灣附近本來就有大量的海床珊瑚,甚至後世李素去越南芽莊旅遊,都潛水看過當地珊瑚,跟泰國芭提雅那邊的的珊瑚灣也差不多。
這次劉備的船隊抵達的時候,在港灣外其實就看到了好多用巨大碇石和錨鏈固定的浮標木塔。
當時劉備還問過李素那些是什麼東西,後來才得知是用來標註珊瑚礁群位置的。防止在茫茫大海上,採珊瑚的漁民回去後,下次來找不到地方。
後世這種浮標當然都是塑膠的,但漢朝用的顯然是木頭的,水中是鐵鏈,水底是大石頭。
採摘的時候,土著漁民揹負一個用皮囊罩住口子的木桶潛下去,皮囊上接一根刷了生漆的牛腸作為呼吸管,用木桶裡的空氣能維持好幾分鐘呼吸——
這種氣密技術,還是來源於二十幾年前,益州那邊開採自貢井鹽的時候,為了天然氣煮鹽井而發明的。無非當時用於天然氣的傳輸,現在挪用到了潛水作業呼吸用的水肺上。
當地的珊瑚床也不太深,最多七八丈,淺的地方才三四丈,這點氧氣夠了。就是在水下不太用得上力,拿著小巧的鶴嘴鍬和鏟子,砍珊瑚依然效率低下。
不過即使是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