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頁)
給老水,老水也想快樂,謝謝……
第八十三章 歷史性的一個時刻
(求收藏,求推薦,求鄉親們的支援啊……)
手機,電腦,網路,這是一個天涯咫尺的高科技時代。
千畝湖蟹王,重達550克,史無前例的巨蟹,在無意或有意的宣傳、炒作、推波助瀾之下,這事兒就像長了一雙翅膀般,在吃貨圈時,在業內,迅速地傳開了。
一時之間,全國各地無數的圈內人士慕名而來,來見識蟹王的風采,來品嚐千畝湖湖蟹的美味。
一時之間,本就火爆的千畝湖專營店,爆到不能再爆,火到不能再火,門都差點沒被如織的人流給擠垮。
有不少的人拍下蟹王的照片,拍攝下千畝湖店鋪火爆無比的場面,發到網上去,附上文字說明,圖文並茂……如此一來,蟹王的名聲變得更大,千畝湖亦是名聲更燥,不僅為圈內人士所熟知,更為普通人們所知曉。
甚至,‘千畝湖’和‘蟹王’這兩個關鍵詞,一度衝上各大搜尋引擎前三甲……千畝湖和蟹王的火,委實由此可見一斑。
而吃貨加土豪們,對於蟹王的購買之心,一直未曾停過,天天都有人出價……最高的時候,一位粵省那邊來的巨豪,拍下一百萬的支票,要把它帶走。
“不好意思,這是我們的鎮店之寶,是非賣品。”
店員們牢記木總的囑咐,每每有人慾為蟹王掏腰包時,都是如此婉拒。
一眨眼,數天過去。
千畝湖的風頭變得愈來愈勁,在京城這邊就不用說,已經穩穩地壓過了陽澄湖。在別的地方,也已是不遑多讓。全國各地很多的吃貨說到吃螃蟹,已經不再是吃陽澄湖的大閘蟹,而是千畝湖的湖蟹。
不過讓吃貨們有意見的是,千畝湖的供貨量相對於龐大的吃貨群體而言,實在是有限。且線下又只有京城一家專賣店,不過好在還有線上。
網路加快遞,專營店相當於就開在你的家裡。對嘀,就是這樣子嘀——這就是網路時代的便利——這也是木森和戴莉莉,一直沒有將開分店這事,提上日程的一個原因,當然,主要原因還是螃蟹的貨源有限。
同時,千畝湖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是陽澄湖所無法比擬的。
那就是陽澄湖大閘蟹的市場早在n年前,就亂得一塌糊塗。
十隻大閘蟹裡,不管產自哪條河哪個湖泊,總有那麼幾隻貼上了陽澄湖的標籤……明明人家陽澄湖自己都說了,一年只有t噸的產量,市面上賣出去的陽澄湖大閘蟹卻是幾十幾百t噸。
不過在這國內,倒是再正常不過的一個現象,有一個類似的、真實的、讓人不知該哭還是該笑的事情,人家法國紅酒頂級品牌拉菲,每年都只產xx瓶,可僅在我們國內,銷量就遠不止xx瓶。
其實這種事情,在國內太多太多了,不勝列舉。
正貨冒牌貨,讓吃貨們眼花繚亂,傻傻分不清楚,再加上可能味道差不多,被人給宰了也不知道。
反觀千畝湖,因為只有一家專營店,線上也只有那幾家網店。同時,在千畝湖的官方網站,也有宣告和引導,告知吃貨們正貨要在哪裡購買,別處的都是假貨……所以,那些造假賣假分子,基本上鑽不到空子。
不給假貨可乘之機,其實這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可以說是一個品牌能否做大做強、乃至生存下去的根本。
很多經營了多年的大品牌,做著做著有一天突然就垮了,垮在哪裡?
沒錯,正是垮在假貨。
不說那些堂而皇之賣山寨的,現在就連很多品牌專賣店裡,賣的都是假貨……想想這會讓一個品牌蒙受多大的損失?不僅在經濟上,還有在聲譽上……在國內,相關法律的缺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