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很難執行的計劃(第1/2 頁)
翌日,李二從山間村歸來,踏入長安那一刻,李君羨便奉命通知長孫無忌、魏徵、房玄齡等近臣齊聚甘露殿中。
一炷香後,李世民身邊近臣,紛紛匯聚甘露殿。
“陛下,不知您召我等前來,所議何事?”長孫無忌恭敬地問道,目光落在龍椅上坐著的李世民身上。
“為了能讓大唐百姓都能買得起鹽,朕欲在大唐各道、各州、各縣設立大唐鹽業局,將大唐境內的所有鹽礦收歸國有。”李二沉聲道,話語間流露出深深的憂慮。
“陛下,在太上皇在位時,鹽的售賣權授予了鄭氏,如今鄭氏掌控大唐七成以上的私鹽,雖然鄭氏願不願意放權是一回事,但官鹽每年的產出有限,設立鹽局並非明智之舉,除非陛下要與鄭氏開戰,並能夠確保有足夠的鹽來平抑市場上的鹽價。”房玄齡看著李二,沉聲說道。
“諸位,還記得渭水一戰的趙昕小將嗎?昨日陛下在趙昕那裡找到了新的製鹽方法。設立大唐鹽局,乃是為了更好的控制鹽價,由大唐鹽局統一售賣,保障大唐百姓吃的起鹽,又可以為我大唐國庫增收!此乃利國利民的好事啊。”魏徵對著一眾同僚解釋道。
話落,李世民拍了拍手。甘露殿外,一隊御林軍抬著一排木箱放在大殿內。眾人開啟箱子,只見一箱箱雪白的精鹽出現在了眼前。
一眾大臣皆愣在原地,看著這一箱箱精鹽,“這就是新研製出來的鹽嗎?”戶部尚戴胄失神道。
甘露殿內一眾官員全都不知道這是新的製鹽法產出的鹽,大唐能用的鹽幾乎都在鄭氏手中。只有昨日和李世民一起的魏徵知道此事。這一幕讓眾人無法理解,為何,新研製的鹽會在李世民這裡?更讓他們感到驚訝的是新的製鹽方法到底有多麼優秀。
李世民笑了笑,看向眾人,“正如魏徵所說,如今我大唐有了新的製鹽方法。這種新方法提煉出來的精鹽,品質極高,比現在鹽礦出產的青鹽和海邊晾曬的海鹽還要好很多。”他繼續說道,“新的製鹽方法不僅可以滿足大唐境內所有的百姓使用,而且還能增加國庫收入。這正是大唐鹽業局成立的初衷。”
“陛下,這大唐鹽業局成立後,歸於何部門名下?”戴胄再次問道。
早在山間村就與趙昕商議過的李世民緩緩道:“大唐鹽業局是獨立經營銷售和決策權的單獨部門。每月鹽礦的,採鹽,製造,進出賬目,全都要有朝廷戶部審查,朝廷只安排人員採鹽提煉後交於大唐鹽業。其收入,八成為戶部所有,剩餘兩成為趙昕與朕內務府所有。”
李世民看著眾人說到:“諸位還有何異,如沒異議,就此透過。”
“陛下,我等沒有任何異議,只是鄭氏決不會坐以待斃,不知陛下如何應對?”杜如晦開口再次提問道。
“這正是朕今天所要說的第二件事,鄭氏家族,身為豪門,沒有憐憫之心,其鄭仕新之父子,霸凌百姓,視我大唐百姓人命為草芥,雖以被山間縣男誅殺,也難以磨平百姓之憤怒,鄭仕圖身為長安縣令,身在其位,不為百姓做主,助紂為虐,使山間村百姓參糟厄難,其罪當誅。”
李世民的話語剛落,便引起了眾人的憤慨。在場的臣子,都感受到了李世民對此事的深深憤怒和決絕,都為其擔憂不已。一時間,整個甘露殿都陷入了沉默。
魏徵微微點頭,似乎是理解了李世民此刻的心情。他轉頭看向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兩人也是面色凝重,默默點頭表示同意。
“陛下,鄭氏在朝中根深蒂固,如若動之,需慎重行事。”長孫無忌沉聲說道,目光中充滿了憂慮。
“是啊,陛下。”房玄齡也點頭附和,“此事需要深思熟慮,仔細謀劃。”
杜如晦深吸一口氣,“陛下,鄭氏勢力之大,絕非我等可以輕易撼動的。而且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