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潑天(第2/3 頁)
他們一些簡單的基礎機械圖紙。
比如紡織機、蒸汽機……以及一些工業社會早期的,過渡階段的機器圖紙,冶煉、種植技術等等……”
武館中。
太陽漸漸西沉。
當雲霞染紅了離山,林拓的電腦文件上已經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提綱。
“呼,大概就是這樣了,接下來就是複製資料……”
林拓喝了口水,伸了個懶腰,心中滿滿的成就感。
至於資料,網際網路上都有,林拓需要的只是些工業革命早期的技術文件,從各個專業網站,甚至論文中都可以找到。
只需要耗費時間整理即可。
……
……
接下來的幾天,林拓的生活極有規律。
每天清晨,都會利用“觀察模式”,將分身投到“太和山脈”中,進行鍛鍊,因為足夠小心,倒也沒遇到人。
上午整理資料,或者練武。
下午則忙碌修繕武館的工作,花錢請人更換些門窗,瓦片之類的,並下單了一些傢俱,準備將沙盤所在的舊屋裝修成一個書房。
臥室就在隔壁,這樣以後也方便些。
網路上的訊息也在關注,“塔克黑箱”的熱度持續不減,據說前段時間,研究團隊又檢測到了異常“聲源”,並發動相關專家解析破譯。
林拓對此看的很淡,他就不信,這幫人還真能從他的咳嗽聲裡解析出來啥有用資訊……
“據說外國的團隊也已經到了,這回真是全球矚目。”
聊天軟體群聊裡,不時有人交談。
“聽說有人提議暴力破除,用軍事級別的火力攻擊,不過提議被否決了。”
“肯定啊,在徹底沒辦法前,誰敢亂炸?不過我覺得遲早還得炸,聽說上一個,動用工程機械挖掘的計劃已經失敗了。
地下上百米的深度,仍舊存在宏偉之牆……”
類似的討論充斥網路。
林拓起初還有些惴惴不安,但後來,也就淡然了。
就這樣一直持續了數日,當林拓終於整理好資料,他這才重新將目光投向沙盤中的池國。
並按照這幾日抽空觀察,制定好的計劃,再次將分身投入沙盤。
他選定的位置,則是位於京都東南方向的一座偏遠的縣城。
“陶縣。”
……
……
陶縣不大。
大池雖名為“王朝”,但國土終歸有限,京都還好,越遠離朝野中心,無論是城市規模,還是人口,便都有些寒酸。
陶縣距京都很遠。
遠到一些百姓,甚至終其一生,都不知道當朝天子是哪位。
遙遠到,即便是快馬加鞭,關於尋訪聖人的旨意也是最後一批傳到這裡。
這自然是個重大的訊息,然而,陶縣百姓卻沒人覺得這會與自己有什麼關係。
他們有更重要的的事要關心。
“縣裡又張榜招高人祈雨了?”
“這都是第幾次了?”
“唉……”
縣城張榜告示處,一群神情憔悴的人正議論紛紛。
池國不大,卻氣候多變,陶縣所處之地尤其如此,因地形緣故,每年寒意褪去的遠比京都更早,為了多種一季糧食,往往在京都桃花還嫩的時候,陶縣百姓便破土撒種插秧。
京都還是春日,這裡溫度便已近乎入夏。
熾熱炎炎,萬里無雲,連續多日沒有雨水,田地間禾苗懨懨,捲曲枯黃,人們心急如焚,當地縣主只好請人擺下祭壇祈雨,卻毫無效用。
一位位“高人”嘗試,一位位又退下來,然後扔下一句另請高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