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剪刀石頭布(第1/2 頁)
對於姜鑫讓自己入股分公司的事情,宋文軒在臨走前,模稜兩可的說要回去後考慮一下。
平心而論,對於姜鑫成立分公司去涉及小說行業的想法,從前景上他並不看好。
在目前市場逐漸固態化的情況下,單單使用者量,對一個新公司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關卡。
沒有任何引流的支撐,聯鑫只能自費推廣。
毫無疑問,前期透過推廣去搶奪使用者的投入會很大。
在不斷推廣引流的同時,也要不斷去最佳化網站軟體,以確保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體驗,留下使用者。
小說盈利模式,在現在幾乎是成了透明狀。
無非就是付費閱讀,打賞機制,會員制度,各個版權的運營,廣告收入,電商合作,資料變現利用使用者閱讀資料,為廣告商或其他企業提供資料分析服務。
以及基於小說的 IP 開發出周邊產品,如文具、玩具、服裝等等方式來增加收入來源。
使用者量的大小取決了你能吸引到多少商戶的合作,能延伸出哪些模式。
收益的大小,都和量有關。
且小說作品,也是一種引流的方式。
一部現象級的出圈小說,也能為網站引來使用者。
但前提是,要有人看到。
準確的說是,周圍要時刻的有一群人可以隨時前來圍觀這部作品。
比如,十個看小說,或許只有一個人點了催更。(咳咳,暗示一波,24小時追更人數400多,一天卻只有20多個催更)
五十個人裡或許只有一個人去推薦給別人。
一百個人裡才有一個人評論。(繼續暗示)
兩百個人裡才有一個人打賞。(瘋狂暗示)
當然,以機率的方式有些籠統。
但可以想象,一部小說要想火,得需要一個多麼龐大群體量來支撐它?
這些都離不開最原始的使用者。
以聯鑫現在的財力狀況,能出的起推廣費嗎?
當然,對於姜鑫的財力,宋文軒並不清楚。
他唯一擔心的是,這個分公司會堅持不下去。
而姜鑫對他提出的50萬年薪,又讓本想要力圖有所作為的他產生了強烈的動搖。
然而在他說出回去考慮一下時,姜鑫也並不打算給他太長時間的考慮。
“下月元旦,會舉行開業儀式,在這之前,我給你一個星期的時間好好考慮考慮。”
過時不候四個字姜鑫沒有說,但已經在心裡開啟了倒計時。
等過了時間,即便宋文軒說要加入,他也不會答應了。
想要有一番作為的人,比比皆是。
可如果前期野心就很大,感覺你待在這裡屈了才的話,那就算了。
姜鑫的心裡從不缺人才。
因為他有金鐵鍬,可以隨意挖人,沒有他不敢挖的。
當然,不可否認,那些為名不為錢的人,他的確是挖不動。
其實,在打算成立分公司的時候,姜鑫都有想讓大哥姜森來的想法了。
可由於,他心裡一直想著等過年後回家給他們來個驚喜的。
讓姜森來,豈不是提前暴露了。
總之,對他來說,不論是溝通有道,擁有人脈渠道的宋文軒,還是大哥姜森。
兩人對姜鑫而言,其實都一樣,他又不指望公司能掙錢。
也同時,分公司只要他想幹,就不會幹不好,但需要時間。
畢竟挖人也需要時間談嘛。
宋文軒離開後,姜鑫在辦公室泡了一壺茶,然後端著去了童欣欣那裡。
在童欣欣不怎麼忙的時候,兩人就一邊喝茶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