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第1/2 頁)
這般鬧騰了一日,到了傍晚時候,宋長安出來關門時,見王大海依舊在門外直挺挺跪著,便啐了他一口:「你願跪便跪著,看誰會出來望你一眼!有帶把的,就跪到明兒早上!」說罷,逕自鎖了門進屋去了。
回到堂屋,他娘子楊氏正分派筷子,宋桃兒將一碗碗小米粥端上桌來,一家子預備吃晚飯。
楊氏看她相公氣哼哼的樣子,問道:「咋的了?那小子還沒走?」
宋長安先看了宋桃兒一眼,說道:「沒呢,臭不要臉的東西,牛皮糖似的,這會兒還賴在門外。」說著,又知曉他這妹子一向面軟心善,怕她轉錯了主意,忙道:「妹子,你可別一時心軟,出去見他。這狗東西,蹬鼻子上臉的。」
宋桃兒心如止水,柔聲道:「哥哥放心,我不會去的。」她在國公府裡也算頗為見過些世面,情知王大海這是蓄意裝出一副悽慘可憐的樣子,以此來脅迫自己就範。莫說歷經一世,她已然對王大海再無半點情愫,即便還是前世自己未嫁之時,出了這等事,她也絕不會再看王大海一眼了。
羅雙雙固然無恥不知檢點,但王大海這始亂終棄,翻臉不認的樣子,也實在令人齒冷。
楊氏倒有些擔心,問道:「這小子要當真在咱們家門首跪上一夜,明兒一早讓村裡人瞧著,怕是要說閒話。」
宋大年走了過來,一揮手道:「不必理他,這早春時候,夜裡天寒地凍,這廝打小兒的嬌生慣養,哪裡受過這個苦,過不得子夜就跑了。」
眾人聽了此言,皆覺有理,闔家子人坐了吃飯。
夜晚時候,幹完了一日活計的宋家人各自回房歇息。
宋長安惦記著家中那些大牲口,又到棚子裡去看了一眼,這方進了西屋。
他成親之前,宋家老兩口特地為小兩口起了一間新房。那老楊家也是來看過,這才滿意把女兒嫁來。如今宋家正房住著老兩口,宋長安兩口子宿在這新房中,宋桃兒住在間壁的小屋裡。
宋長安進門,卻見楊氏正就著燈火裁剪緞子,隨口笑道:「你倒是狗窩裡存不住剩饃的,昨兒才買的料子,今兒就裁上了。」
楊氏情知漢子說笑,便也笑罵道:「你才是狗吶!這是年下妹子私下讓給我的料子,眼瞅著她親事近了,我這當嫂子的,怎麼也得上點心。我思想著,給她縫幾件小衣,出嫁時好帶過去。」
宋長安有些口渴,走到桌邊,摸了摸桌上的土陶壺,見壺身溫熱,便自倒了一碗水,一氣兒喝了,擦了擦嘴,方才滿不在乎道:「我看你也是瞎操心,妹子出嫁,那些事自然都有爹孃張羅,你這是跟著瞎湊熱鬧。」
楊氏便嗔:「你們這些男人,知道個啥呀!這姑娘家也就臨出嫁這會兒子,好添置些衣裳。待日後到了婆家去,滿心裡想著的就都是一家子人的吃喝穿戴,盤算著怎麼過日子,哪兒還顧得上自己!這爹孃是爹孃的份子,我自盡我的心意。難得我們姑嫂處的和睦,也是我當嫂子的一片心。」
宋長安聽了這話,拉過一張凳子在邊兒坐了,看著楊氏做針線,點頭笑嘆道:「我也是有福氣的,娶了你這個好娘子。往日看著別人家裡婆媳不和,姑嫂不睦,一家子整日鬧得雞飛狗跳,我就怕自己也討個這樣的媳婦,還好不是。」
楊氏兀自飛針走線,微微一笑:「實不相瞞,這也是你家待得我好。打從我進了你家門,公公婆婆愛護,妹子也是個和氣人,都不拿我當外人,我也盡心跟著家裡過日子。這叫有來有往。倘或不,你瞧瞧我像那好脾氣的人?」
宋長安看著油燈下,妻子眉眼含嗔的嬌態,心裡不由癢癢起來,遂低低笑道:「你啥都好,就是有一樁毛病兒。把耳朵湊過來,我私下告訴你。」
楊氏不知底裡,果真倒著耳朵去聽。
宋長安附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