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4/5 頁)
至二十天時間'敵尚有四十個團左右兵力'。但在黃維兵團未解決之前;我們必須以三至四個縱隊位於南線;防阻邱、李向南突進;以保劉陳鄧中野作戰之安全。該三四個縱隊只能採防禦;暫不能以全力採進攻;只有背面的三個縱隊可採全力攻勢……據參考訊息稱:宋希濂兵團已到浦口;正向蚌埠開進……我們最擔心對李延年阻擊兵力不能勝任'因六縱王(王必成)江(江渭清)部自戰役以來;傷亡七千餘人;骨幹太弱;人數不充'……目前中野及華野已分成三個戰場作戰;兵力均感不夠……為此;我們建議再由此間抽出一部分兵力;以求先解決黃維'對邱、李暫採大部守勢;區域性攻勢';爾後中野負責阻擊李、劉'解決黃維後可能不敢北進';我們再集中華野解決杜、邱、李兵團……
劉伯承、陳毅、鄧小平收到電報後;當即決定從華東野戰軍圍困杜聿明集團的部隊中再抽調兩個縱隊;以求先解決黃維兵團。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毅表示;中原野戰軍要人有人;要槍有槍;特別是重武器;要無私援助;打黃維的最後時刻;要把華野的大炮全部拉上去。
當天晚上;華東野戰軍第三、第十三縱隊及魯中南縱隊開始南下;十三日到達雙堆集戰場。陳毅對華東野戰軍官兵說:“你們是代表華野去打仗的;我給你們提三條意見:第一要首先打進去;只有首先打進去;才是對兄弟部隊的最大支援;第二要虛心向兄弟部隊學習;主動搞好團結;第三繳獲的戰利品;大到武器彈藥和俘虜;小到日用品和紙片;都全部交給兄弟部隊;不準任何人打埋伏。”
十四日;在雙堆集的東北方向;中原野戰軍六縱司令員王近山指揮的部隊與華東野戰軍三縱司令員孫繼先指揮的部隊站在了一起;在他們即將發起攻擊的當面;是雙堆集國民黨軍最要害的防禦陣地尖谷堆。這是一個高二十多米的土堆;是平原上唯一的制高點;距黃維的兵團指揮部不足一里地。國民黨守軍的陣地上築有兩米寬、一米高的圍牆;周圍是由大量暗堡組成的環形防禦工事;西面不遠處就是黃維兵團的榴彈炮陣地和臨時機場。
華東野戰軍三縱派出的突擊隊;是二十三團的“洛陽營”;中原野戰軍派出的突擊隊。是十七旅四十九團的“襄陽營”。兩個縱隊的指揮員都各自對自己派出的最精銳的部隊作了戰鬥動員。
華東野戰軍“洛陽營”的突擊陣地上;中原野戰軍官兵們已經為他們挖好了又寬又深的交通壕;挖了一夜的中原野戰軍官兵滿臉泥土;憨厚地對華東野戰軍官兵們歉意地笑著說:“昨晚上;我們每人背塊門板就來這裡作業了;時間太緊;不然還可以挖得很寬更深;距離敵人更近些。”
攻擊訊號彈升空了;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的火炮集中在一起同時發射;雙堆集四周天搖地動;烈焰熊熊;黑色的硝煙遮蔽了天空。炮火轟擊持續了一個小時;國民黨守軍陣地上的工事被全部摧毀。“洛陽營”和“襄陽營”吶喊著衝了上去;每一個官兵都抱著首先突進去的決心。
兩面英雄的旗幟在戰火中高高飄揚。
這是對黃維兵團部外圍陣地的最後一次壓縮。
對於黃維兵團來講;這是最後的抵抗;因為再往後退就是雙堆集了。
黃昏;雙堆集核心陣地的西北角出現了訊號彈;這是“洛陽營”和“襄陽營”佔領陣地的訊號。支援兩個英雄營作戰的炮火立即進行了延伸射擊;在被佔領的陣地與黃維兵團部之間構成了一道火牆;擋住了敵人的增援。
與此同時;東、西兩攻擊集團也相繼佔領老五莊、楊子莊等陣地。
雙堆集核心陣地已完全暴露。
黃維知道;儘管李延年和劉汝明兵團已經近在咫尺;但一切都沒有意義了。
十五日;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對黃維兵團的最後攻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