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明路(第1/2 頁)
“他以劍道演化天地雷霆,蘊含寂滅意志,那我便效仿他,以陰陽入劍道。”
石翎恍悟,此刻靈臺清明,神思敏銳,施展起原先修煉的鍛體法門,接引“撫光”“望舒”,霎時間,“太陰星”“太陽星”皆是傳遞出一絲太陰真水和太陰真火,透過無盡虛空壁壘,降臨在石翎的身上。此時此刻,他的身後亦是浮現金烏啼鳴,蟾兔遙望景象。
它們皆是至尊星辰,映照諸天,蘊含無盡威能,所降下的絲絲氣息自然也頗為神異,蘊含陰陽至理。
黑白蓮葉飄蕩,絲絲縷縷的劍氣逸散,便是惹得周遭輕鳴,岩石崩裂涅滅。
原本的溪流已然凝結化為冰晶,岩石亦被灼熱的氣息所融解,化作滾滾熔岩,二者碰觸,有白霧升騰而起,熔岩集聚而沉,兩相轉換,冰晶與熔岩間,黑色岩石不斷延伸。
石翎盤坐於黑色岩石鋪就的道路上,驀然抬頭,目光好似透過山嶽巖壁,看見那已然低落的皎月,逐漸漫起的霞光。與此同時,神秘的紋路在背上交織,他隱隱感覺到了其中所蘊含的莫大威能,存於天地間的無數歲月的奧妙,那感覺神異,想要道出,卻不知從何說起。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石翎輕聲呢喃,長劍懸於半空,劍身有黑白氣息流轉。
石翎盤膝感悟,周遭黑白蓮葉越發凝實,有劍銧陰影在其中環繞,劍銧化作鯤魚,遨遊四海,倏爾遠逝,有鵬鳥躍起,振翅萬里。
與此同時,石翎的眼神亦是越發的清明,眼眸中的符文也是隨著時間逐步繁奧,那是他對劍道的領悟,匯聚於此。
通常而言,只有邁入銘紋境,方才會摒棄兇獸和猛禽的符文,而後在體內銘刻自己符號。但是劍道符文不然,它乃是自身劍道領悟的凝結,故此可以無視此等限制。
石翎心中微喜,長劍持於手中,陰陽二氣縈繞,隨手一揮,劍氣凝聚。
“斬。”石翎開口道。
撕拉!
劍銧劃過天際,呼嘯而過,有鯤鵬虛影環繞,破開先前佈置的斂息陣法,碎裂山岩,洞穴崩塌,一時間,周遭被塵土所覆蓋,所幸他所藏匿的山脈,意識到其即將崩塌便是迅速潛地遁走。
……
石國皇都,鎏金大殿。
此間變化自然逃不過金絲縷衣青年的關注,他不由朗聲開口,語氣中透露著某種莫名的自信,
“他乃是劍道天才,在劍道上的感悟幾乎不可思議。自上次同崔嘯交手過後,明悟自身不足,僅僅數日光景便是走出自己的路。天地萬物,陰陽分屬,常人得其一便足以自傲,但是這小傢伙心氣奇高,不甘心於此,若是我看的不錯,他竟然想要將天地陰陽劃入劍道。”
佛陀輕聲誦唸佛號,隨即言道:“此子合該入我佛山,修習無上佛經,衍天地變化之理。”
身旁的道袍青年聞言故作驚異,頗為鄙夷地望向佛陀,語氣中帶著厭惡:“我道佛門只論緣法,只談功德,未曾想竟然還對陰陽有研究,自是不知有何經著傳世……”
佛陀神色微微一笑,隨即雙手合十隨即言說道:“地藏菩薩許宏願,眾生渡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獄乃是世間罪惡沉淪之地,而渡化眾生卻是最為良善之行,於淤泥中不染其汙,難道不合陰陽變化之理,還是說道門所言陰陽,只有水火風煞?”
但見佛陀眼睛微微眯起,臉上帶著萬年不曾變換過的笑容。
道袍青年哼了聲,確實無法辯駁,隨即不再言語。
世間萬物,分屬陰陽,立意雖好,但是太過宏大,難以此子萬般皆好,卻是有些好高騖遠,日後還得敲打一二才是。
金絲縷衣青年心中暗自嘀咕道,隨即又是想起自己年輕時亦是如此,眼神中的喜色越發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