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兵法之用(第1/5 頁)
第一百三十三章兵法之用
紫禁城皇宮御花園,議事的桌椅還是擺著浴火飛鶯的前面,王穿此次來已是輕車熟路了,可他卻也依然還是坐在最外面,但至少這一次是有坐位的了,比之第一次來被押在地上,這已是可以算是位居高位了。
雖然是最外面,也就是依著官職最小的,但今日來朝的除了五位王爺之外,就是內閣首輔大臣黃立極,史部尚書趙南星,兵部尚書李延宗,戶部尚書郭允厚,禮部尚書王永光,刑部尚書薜貞,都御史周應秋,工部侍郞薜鳳翔,崔呈秀,大理寺卿潘文。
如此級別,已是真正的大明天啟最重要的權力機構了,能與這些人同處一堂,於王穿而言也是無尚榮耀。
當然他依舊還是一副病得半死不活之樣,畢竟此時雖然裝死的事已辦妥,可結論自然還要皇上朱由校來定,並非王穿可以決定的。
而且今日除了一眾朝臣之外,竟然還有一位特殊之人,此人就是承恩寺的妙相神僧。
左右兩排當首的坐著的分別是信王與妙相,其後才是四位老王爺,由此可見此兩人的身份遠超其它人。
而朱由校依然與平時一樣,一直在鼓搗著他的浴火飛鶯。
原本一般這種小朝會都在乾清宮進行,但乾清宮倒塌了之後,朱由校把小朝會搬來御花園,既清涼又方便,而且還省事。
大明朝的皇帝說奇,朱由校其實還算不上,他的那位祖父萬曆帝才是真的奇人,二十多年不上朝,憑著六部內閣制自行流轉,硬是把大明朝治管平順多年。
雖然後世一些史書說萬曆帝其實是因為有腿疾不願在群臣面前暴露,所以才不上朝的,可換一種想法,其實萬曆帝才是把中國道家無為做到了極致一個皇帝。
無為而治非是什麼也不做,而是選用信任的朝臣,讓權力機構自行運轉,天下事當交與天下人來管才是歸宿。
好在萬曆帝在位時有內閣首輔張居正以及大太監馮保,兩人都是賢臣,一內一外把大明朝政打點得順風順水。
只是到了天啟帝的時候,魏忠賢與東林黨人鬧得不得安寧,朱由校想學他的先祖卻是學不來了,而且此時的內閣首輔已經是換了幾任了,怕是連史書都記載不清楚了。
此時朱由校洗了洗手,臉上透著十分的榮光直接就走了過來,看了看大明朝的一眾重臣,心裡也是極為滿意。
“諸位也不必行禮了,剛才來時你們都行過了,現在就都說說國事吧。”
朱由校坐定之後,魏忠賢遞過了手巾,而一邊的王體乾已遞過了茶水。
朱由校此時擦了擦再看了看黃立極,臉上也是透過一絲失望。
若說朝中大小事宜一般都會由內閣來把關,可自張居正大權在握之後,朝中的權力也分散開來,到了天啟朱由校的時候,實在是沒有人能承內閣首輔之能,幾乎每年都會換內閣首輔,可沒有人能讓朱由校滿意。
立黃立極為首輔其實也是無奈之舉,所以黃立極其它也只是一個空殼之身,朱由校也是十分清楚。
“李尚書,還是由你來說一說兵部之事,這幾日有沒有寧遠那麼的訊息?”
朱由校見無人說話,不得不自己問了起來,但至少還是分得清輕生緩急的。
寧遠一直與後金對恃,關乎大明存亡,而且倭國若是從朝鮮登陸,最後攻入大明朝也只會從寧遠而來,畢竟大明水師的強大也非是一日就會衰落的,倭人斷然不敢從海上來犯,所以寧遠邊關成了大明朝的外患的重中之重。
而大爆炸又影響了寧遠守軍紅衣大炮彈藥的供應,所以對於朱由校來說,他最關心的還是此事。
“回皇上,寧遠昨夜發來一封六百里呈報,是右者御史遼東巡撫袁崇煥親筆手書,說近日後金努爾哈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