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4/4 頁)
常樹德問:“在那一年中,報警器顯示的是什麼時間?”
“當然是北京時間。專家們沒有給它上裝萬年曆,誰也別指望在那個年代能準確計時。”
大家笑了起來。任務本身雖然簡單,但是隻有他們這些擁有特殊天賦的人才能去執行。
常樹德不解地問:“我們在三百年前建造裝置基地,如果發展到現在,豈不是要和現在的基地撞車了。”
胡教官說:“你說的很對,這的確是個思維悖論,用普通的思維確實不能理解。我想,這些問題還是交給專家和哲學家去思考吧。你最好不要鑽牛角尖,這種事情有先例。因為反覆思考這些問題,日夜傷神,我們已經報廢了三名實驗員。”
常樹德羞紅臉,再也不吭聲了。
祝子山說:“從明天起,我們就開始全面訓練。每天上午是體能訓練、電源和儲存器的更換訓練,以及思想理論課。下午是學習三百年段的生存技巧、實地勘察地形等等。誰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問我。”
鄧堅說:“祝領隊,剛才胡教官說,你已經執行過一次任務,是真的嗎?”
另外兩個實驗員也睜大眼睛,看祝子山的反應。
祝子山點點頭,說:“是的,我前年參加了六百年段的任務。那次任務比咱們這次的複雜一些,主要是給A點的裝置安裝新的元件。大家不知道,我的老本行,是電器工程師。”
華安安奇怪地問:“六百年段也有A點?”
祝子山說:“是的,不管是三百年段還是六百年段,A點和B點都在相同的地點固定不變,它們只是存在時間上的相隔。以後或許還有九百年段,肯定也離不開AB兩點。”
為了消除這些實驗員的疑懼心理,他指著地圖,講起自己執行任務的經歷。
“五角星標識的是陡崖,這裡是中繼基地,也就是出入口。陡崖的下面,有一條公路,連線麗水和南平。這條公路,在明代就是官道,我去的時候,路況很差。”
“陡崖下面,是一面緩坡,順著緩坡走下去,有個村子,明代叫張橋畔,現在叫張家崖。緩坡和張家崖之間,是一條小河,名叫界溪。界溪上有一座石拱橋,張橋畔就因這座橋得名。當時,這座橋是官道上的必經之路。後來,緩坡被洪水侵蝕掉,橋也被沖垮,這條路就斷了,形成了斷崖。所以,這個村子現在叫張家崖。”
“我們從中繼基地出發時,大概是凌晨四點。我們四個人分成兩組。我和一位隊友去A點。A點現在叫鳳凰山,六百年前叫野雞山。另外兩個隊友去B點。B點位於亂山之中,六百年前沒有人煙,也沒有名字,現在叫獼猴峽,是武夷山丹霞地貌地質公園的一部分。”
“我和隊友順著緩坡過了這座石拱橋,順著界溪往南走。往南大約7000米左右有個集市,叫界溪市,現在叫界溪街。界溪街有三條岔路,一條去福建南平,一條通往野雞山,大約2000米。還有一條路,往西4000米,是明代的磁溪縣城。這個縣現在已經併入景寧畲族自治縣,名叫嘉豐鎮。”
“從中繼基地走到界溪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