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5 頁)
旁通、自相矛盾、刻舟求劍、守株待兔、削足適履、掩耳盜鈴、盲人摸象、買櫝還珠、畫蛇添足、邯鄲學步、揠苗助長等等。
人們常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事實勝於雄辯。”
易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荀子說:“ 凡以知,物之理也,可以知,人之性也。”
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孫子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蘇軾說:“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唐太宗李世民的千古名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毛主席說:“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絡,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
*說:“ 我們講解放思想,是指在*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我們認真分析一下中國人常說的成語、俗話、諺語、名言和中國人的行為準則裡,都包含了深刻的唯物論觀點。這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應該得到發揚光大。 。。
曹劌論戰
曹劌論戰
春秋時,齊國發兵攻打魯國(兩國都在今山東省境)。當時齊國強大,魯國弱小,雙方實力懸殊。可是結果魯國卻以弱勝強,把齊軍打得大敗。據《左傳》載,這次魯國的勝利,與曹劌的精明策劃有很大關係。
曹劌既非武將,也非文臣,但深通兵法。他得悉齊國發兵來犯,魯莊公準備抵抗,便主動要求面見莊公。他的親友鄰人勸他:“國家大事,自有那些天天吃肉的大官管著,你何必瞎操心?”曹劌說:“那些大官目光短淺,不會有深謀遠見。”
曹劌見了莊公,首先提出:取信於民,是戰前重要的政治準備,也是獲勝的保證。並要求作戰時允許他一起去,於是莊公便叫他同車出發。
在長勺的地方,齊、魯兩軍相遇。雙方列成陣勢,戰鬥即將開始。只見齊軍大擂戰鼓,準備進兵。莊公也準備擂鼓迎擊。曹劌阻止道:“等一等。”齊軍見魯軍沒有反應,又擂了一通鼓。這樣齊軍擂鼓三通,魯軍總是按兵不動。直到齊軍三通鼓罷,曹劌才說:“現在可以進兵了!”魯軍戰鼓一響,下令衝殺,士兵們一聲吶喊,直撲敵陣,猛不可當。齊軍大敗,狼狽而逃。
莊公正想下令追擊,曹劌卻又阻止,並下車細看地面齊軍兵車輪跡,又攀上車前橫木,注意暸望敵軍退走的情形,然後說:“現在可以追擊了!”莊公當即下令追擊。魯軍乘勝前進,把齊軍全部趕出國境。
這次獲勝,魯莊公卻不明由曹劌為什麼這樣指揮。曹劌說:“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戰鬥,主要是靠勇氣。第一通鼓時,士兵們勇氣最足,到再擂鼓時,勇氣有些衰落;到第三通鼓,勇氣更全部消失了。敵軍勇氣消失,我們則一鼓作氣,鬥志昂揚,所以打敗了他們)”。曹劌又說:“齊國軍力不能低估,說不定會設下伏兵,詐敗引誘我們。我‘視其轍亂,望其旗靡’,這才放心追擊”。(“轍亂”,輪跡混亂;“旗靡”,旗幟倒掩,說明倉皇逃竄。)
“一鼓作氣”、“再衰三竭”和“轍亂旗靡”,出處即《左傳》所載“曹劌論戰”的故事。
做任何事情,趁一開始情緒高漲、幹勁旺盛時全力以赴,這叫“一鼓作氣”。一鼓作氣,把進攻的目標攻下,叫做“一鼓而下”。如果事情老幹不好,原有的勇氣和力量逐漸衰退而盡,就叫“再衰三竭”。
曹劌深通兵法但不教條,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所以能夠做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