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世家應對(第1/2 頁)
何立文安排好事情便不再管了,當天下午馬周便將預訂政策公佈了,所以當何立文去軍營的時候,世家這邊又開始聚會商量了。
還是盧家主主持會員:“諸位想必都聽說了何立文那小子又出么蛾子了,在書社那邊對書商推行了一個政策,推遲交貨,每個月降一成直到現在的三成,諸位說說這事如何應對?”
“這是要挖我們世家的根基了,如果書籍降到現在的三成,虧本不說,如果按照這個價格,基本上那些窮人踮踮腳也就可以進入讀書人行列了。”這次是李家長安話事人首先發言的,這是李家分家,一直是混跡官場的,所以何立文這個舉動是對他們李家影響非常大的。
“我也是這個意見,以前這小子搞買一送一倒還好,畢竟雖然有送了酒水,但是這成本還是在那裡的,普通百姓還是照樣買不起,但是這小子這樣一搞,書籍平均就到了三十文左右了,普通農戶一年收入也將近一貫了,這擠一擠,一年買上幾本書還是能做得到了。”王啟這次也相對錶現比較激烈。
“現在的問題大家都看得到,問題是如何應對?這小子是因為什麼原因這麼做的?純粹是因為我們聯手的行動刺激到了還是因為這小子真的想斷我們的根基?”盧家主召集大家過來自然不是來聽這種大家都清楚的問題的,而是要找解決方案和應對措施。
“我們應對無非兩種辦法,一種是跟著降價,另外一個就是全部收購。”王啟說道。
“跟著收購的話就是幫著這小子挖我們自己根基了。”李家代表第一時間反對。
“那就只剩下把何立文這小子印刷的書籍全部收購過來了。”王家在朝為官的人亦不在少數,自然對這個事情還是比較積極的。
“問題是我們不清楚何立文這小子能印刷多少書籍,按我們前面的調查,唐賀書社上個月出貨的書籍就超過四千冊了,而且這小子印刷的全部是簡體字,這些書籍就算我們全部買下來也是無用的,畢竟我們不使用簡體字。”盧家家主發愁道。
“印刷好的書籍能重新利用嗎?如果可以重新利用業印書,盧家直接買回來當紙用也是划算的。”
“暫時沒辦法,印刷的是油墨,如果是手寫的倒還可以浸泡以後重新打碎,印刷的重新打碎用來造紙的話紙張顏色會深不少,而且容易沾染上墨渣。”盧家長安話事人代家主回答了這個問題。
“聽說何立文這小子造出來的紙比盧家的白一些,這樣顏色深一點是不是不影響,墨渣如果不多應該不影響吧。”崔家代表也是補充了一下意見。
“這個倒是可以試一下,如果這小子一直這個價格,我們三折收過來打碎重新造紙倒是和我們自己造紙的成本差不多了,只是萬一這小子一直這樣印刷,難道我們就一直收下去?”
“不至於一直這樣虧本售賣吧,他一個月出四千冊,按盧家的成本來算,至少要虧二成,而且還得搭上酒水,也就是虧二十文一冊,按他這種價格,估計就至少得十倍以上的量,那一個月就至少得虧八百貫到一千貫,這小子真會一直這樣虧下去?”
“這小子還真可能這麼幹,他也虧得起,據說現在的唐賀軍就是這小子負責全部軍餉錢糧的,而且普通兵士月錢也是一百二十文,換算過來僅僅是唐賀軍的月錢這小子一個月就得一萬多貫,還有軍裝、武器等,這些都不是小數目,也就是說這小子投在軍隊上的一個月至少得兩萬貫打底,這點錢對於這小子還估計真不算大錢。”
“所以,我們只能七家聯合起來,分別派人將這小子的貨全部吃下,我盧家按照三折的價格回收各家訂回來的書籍,酒水就給各家當作酬勞如何?”盧家家主提議道,畢竟一方面事關七家根基,肯定是要一起來做這件事的,而成本,紙張三折的成本加上重新打碎無非是浪費一些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