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第1/2 頁)
隨即把那晚在丹陽太守府的所見所聞,一五一十的復訴了一遍。小翠的事也沒什麼好隱瞞的,曹智把前因後果都說了。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對這件事最感興趣的不是陳溫,而是陸康。
每每曹智說到一些關鍵處時,陸康總是提出疑問或不解。
雖說曹智被陸康盯得極不自在,曹智也不太喜歡這個太過高傲的傢伙。但看在陳溫的面子上,曹智面對陸康的質問還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最後加一句,他們此行目的,主要是摸摸周欣的底,並不抱奢望能策地查清周欣底子,沒想到的是有這意外收穫。
這一段事情的始末,足足講了半個時辰,講得曹智口沫橫飛,嘴巴都幹了,陸康才算放過他。
聽完曹智的陳述,書房裡安靜了會兒。
曹智這才有空端起茶碗,飲了一口。
&ot;這會你信了吧?&ot;陳溫首先打破寂靜。
曹智莫名的抬起頭,心想:&ot;這是對誰說呢?&ot;
一看眾人的目光都射向陸康,才知道陳溫這話是對陸康說的。
陸康寒著臉沒說話,過了半響,才輕嘆一聲,道:&ot;沒想到漢室忠義,盡會做出這些事?&ot;旋即又問陳溫&ot;你準備怎麼辦?&ot;
&ot;法不正,難服民心!&ot;陳溫就回答就這八個字。
曹智作為旁聽者,從兩人的話中不難咀嚼出好些資訊。第一,請他來求證周昕之事,主要是陸康有疑問,怪不得剛才曹智總覺得這陸康提出疑問時的眼神充滿了狐疑,看來陸康和周昕有舊。曹智慶幸自己沒隱瞞小翠之事,不然被陸康找出疑點,他的證詞可信度就大打折扣了。
第二,從兩人的對答中不難看出,陸康是正宗的漢室忠臣,屬於保皇黨一類的,否則也不會可惜少了周昕這個漢室忠義。
第三,陳溫對周昕這件事的態度,很堅決,除之而後快。
其實作為一個局外人,能聽到這些,已經過了,這畢竟是人家的內政。
曹智識趣的起身告退。
陳溫等可能也意識到,連說&ldo;無紡,無紡!&rdo;但也未拒絕曹智告辭的要求,陳溫親送曹智出了書房,並走了一路。
曹智勸了幾會,&ldo;陳使軍有事請自便。&rdo;陳溫就是沒意思迴轉,只是支吾著邊行,邊想著什麼。
曹智想他大概有話要對他說,主動道:&ot;使君大人,你和我兄長是故交,但凡有用得著智的地方,只要智力所能及的,使君不仿直言,智一定竭盡所能。&ot;
陳溫一聽非常高興,笑呵呵的拍著曹智的肩膀道:&ot;這才是吾的好兄弟,我也不跟你嬌情,直兄弟別看我這刺史表面上做的風光,其實是如履薄冰,哥哥我這揚州治下六個郡,廬江、吳郡、豫章、會稽、九江、丹陽,地方不小,但除了廬江郡的陸康和哥哥一條心之外,其他的不是駐足觀望就是包藏禍心,周昕這件事弄不好就要兵絨相見,真打起來,哥哥也不怕他,最起碼我這州府的兵馬多,但這要打贏仗有時不時靠兵馬多了事的。&ot;
這點曹智有同感,但也只是微微笑了笑,沒有開口附和,也沒有發話反駁,僅僅點頭稱是。
陳溫看曹智身有同感,接著道:&ldo;哥哥現在最缺的是統兵將才,我也不拐彎抹角了,直說,兄弟你看你能不能屈就來哥哥這,幫著哥哥帶帶兵,你在京師任過騎督尉,統過一營禁軍,參加過少帝奪位戰和黑山軍的大戰,皆有勝跡,後生可畏啊!你幾個哥哥都隨你大哥去了&l;關東聯盟&r;,我不能去挖袁公的牆角,但老天對我不薄,盡把你送來了厲陽,只要你我同心,大可在這揚州做出一番作為。&rdo;
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