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軸承鐵軌馬車出產(第2/2 頁)
決。”
“那杜仲膠要怎麼處理,你得告訴我們。”
“我們純粹從杜仲樹皮上流出來的膠基本上都差不多直接能用了,不過樹葉那些稍微麻煩一些,我寫一個處理流程,桂叔你們試一下,沒有的情況下先用鐵皮剎車吧。”
“那這個鬆軟地面你準備用水泥硬化還是枕木呢?”
“根據情況吧,如果是我們軌道已經通了的可以直接運輸水泥過去硬化,如果沒有通的,就隔兩尺左右埋一根枕木,並用土掩埋起來,不妨礙馬透過就成,或者直接在鐵軌下面再鋪一層寬一些的硬木也是可以的。”
“然後鐵軌生鏽的問題呢?”
“生鏽的問題一方面我們這是鋼材會比普通鐵軌相對不容易生鏽一些,另外就是以時候建一個養路隊定期打油,最後用不了就直接換下來重新回爐好了,暫時也只有這些解決辦法了,而且以後有可能還有其他辦法到時候再說。”其實何立文想的是如果以後電的問題搞定了的話就直接上電動小火車,這就簡單多了,而且那個時候肯定是要全部裝枕木的,畢竟那個壓力就大多了,至少是再增加個五倍到幾十倍都有可能,現在才兩噸多,所以才有可能用這種簡易鐵軌的,如果是幾十噸,這麼細的鐵軌完全承受不起的。
這個鐵軌只有後世的二萬多的重量,也就是一公里預計要用二十噸左右,一個高爐年產兩萬噸,全部用來修鐵路也就一千公里左右,所以如果要三條鐵路同時修建,至少得三四個高爐才能滿足需要,而且還得在各地建設高爐,不然純粹從長安往外運輸就已經是一個大問題了,僅僅是一公里的鐵軌就得十輛左右的馬車才能運輸過去,還得考慮有些地方需要用水泥。
長安這周邊還好,一方面近,一方面基本上鋪設上水泥以後哪怕沒有鐵軌也能透過水泥路運輸,遠的地方就不能這樣運輸了,得有軌道或者是走水路,相對都比較麻煩,但是現在暫時還需要控制高爐技術,所以也只能邊做邊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