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第1/2 頁)
在郭沛霖看來這就是個順水人情,回頭看了看韓秀峰,一口答應道:「倬雲兄言重了,舉手之勞,談不上勞煩。」
「志行,愣著幹啥,還不敬郭大人一杯。」
「哦,」韓秀峰反應過來,連忙幫郭沛霖斟滿酒,然後幫自個兒也斟上一杯,恭恭敬敬地說:「謝郭大人提攜,秀峰先幹為敬,郭大人您隨意。」
「好,我也幹了。」
「仲霽兄,志行不光是倬雲的內侄,也是我黃鐘音晚輩,今後還得勞煩你多關照。」黃鐘音不失時機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
連黃鐘音都如此器重韓秀峰這個捐納出身的九品巡檢,郭沛霖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酒足飯飽,正準備跟段大章一道去後院涼亭再敘會兒舊,翰林院編修吉雲飛、翰林院庶吉士敖彤臣、戶部員外郎王支榮、刑部員外郎江昊軒和內閣中書何恆等重慶府籍京官全來了。
雖然不是很熟悉但之前都見過,剛跟眾人寒暄了幾句,溫掌櫃、儲掌櫃等在京做買賣的四川商人也到了。
「倬雲,今天會館有事?」
「內侄不是要去江蘇上任嗎,會館的大事小事總要交代一下,走,我們去後院喝茶,讓他們忙他們的。」
郭沛霖好奇地問:「永洸呢?」
段大章笑道:「永洸是京官,交接這麼大事他得在場。」
他們對韓秀峰這個首事是交口稱讚,郭沛霖很好奇韓秀峰到底有啥過人之處,禁不住問:「倬雲,會館交接我還是頭一次遇上,我這個外人能不能在邊上聽聽?」
「這有啥不能的,走,我們去花廳隔著屏風聽,免得他們拘束。」
「也好。」
二人剛在左邊的花廳坐下,黃鐘音就在吉雲飛的謙讓下主持起交接,韓秀峰開啟公匣,取出帳本,把接手會館以來的往來帳目一筆筆念給眾人聽,潘二和溫掌櫃的大兒子坐在一邊噼裡啪啦打著算盤核對。
翻建這個會館攏共只花去四千多兩,其中包括買腳下這個地方,郭沛霖大吃一驚,怎麼也不敢相信只花了這點錢。
韓秀峰交完帳,又在正廳裡說道:「儲掌櫃,徵信錄已經刊印好了,胡少爺過幾天就回老家,勞煩你把所有碑記全拓印下來,多拓印幾份,連同徵信錄一併請胡少爺帶給顧老爺等老家計程車紳。」
「曉得,我記下了。」
「這本是會館人情往來的帳,街正、甲長,管咱們這一片的衙役,逢年過節全要打點,省館那邊有啥事咱們也得去。」韓秀峰頓了頓,接著道:「再就是文昌閣和鄉賢祠的香火錢,只能用作接濟來京應試的考生和生活窘迫的在京同鄉,回頭記得再做一本帳……」
第二百零一章 禮多人不怪
按之前擬定的規約,須有兩位京官出任值年,敖彤臣、江昊軒、王支榮和何恆一致推選黃鐘音和吉雲飛出任值年。
溫掌櫃和儲掌櫃擔心他們的兒子出差錯,決定親自出任會館值事。韓秀峰剛把裝滿會館帳本的公匣和會館裡裡外外的鑰匙交給二人,黃鐘音便領著二人上香祭拜,等二人立完「如有侵蝕,難逃天譴」的誓,會館的大小事務才算交接完畢。
會館交接對眾人而言是大事,對溫掌櫃和儲掌櫃而言不只是大事也是喜事,拜完各路神仙便邀請眾人晚上吃酒,生怕眾人擔心他倆公私不分,又不斷強調晚上的酒席算他們的,不會用公帳上的錢。
想到迎請先賢入祠的事一拖再拖,吉雲飛提議擇日不如撞日,趁今天大傢伙兒都在,請段大人主持迎請先賢入祠的儀式……
郭沛霖是湖廣人,湖廣在京城一樣有會館,只是湖廣人才輩出,由誰出任值年監督會館的大小事務輪不著他,而他也懶得管這些閒事,所以真有些大開眼界。
晚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