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第1/2 頁)
「謝段老爺厚賜。」韓秀峰反應過來,急忙起身致謝。
「都說了這是應該的,你這又是幹啥。」段大章示意韓秀峰坐下,品了一小口香茗,笑道:「志行,你的事永洸和博文都跟我說了,現而今我雖不是京官,一年甚至幾年也來不了京城一次,可一想到你補上缺之後就得領憑上任,總有些惋惜甚至擔心。」
韓秀峰下意識問:「段老爺,您擔心啥?」
「擔心會館啊,」段大章抬頭看看四周,感慨萬千地說:「想當年我來京應試,來得太晚,不但省館沒有房,連大小客棧都住滿了,只能和瀘州的一個好友去租了一間,那房子又矮又小,屋頂還漏,一想到那段日子便不勝唏噓。
直到顧老爺站出來倡建會館,我重慶府十四州縣散廳來京應試的考生和來京覲見及候補候選官員才有了個落腳地兒。光陰如梭,這一轉眼就是十幾年,顧老爺早已致仕回鄉,原來的會館也已變成了舊館,真是物是人非。」
「是啊,時間過得真快,有時候都不敢相信我來京城都快一年了,要是把路上的時間算上已經一年多了。」
「有些人碌碌無為,把時光全虛度了。剛剛過去的這一年,你韓志行的時光沒虛度,要不是你殫心竭慮、苦心經營,哪會有這又大又氣派的會館?」
「段老爺過譽了,要不有顧老爺等前輩打好了底子,要不是您等同鄉官員和老家計程車紳們慷慨解囊,我韓秀峰就算有三頭六臂也翻建不起來。」
「志行,我沒過譽,你也無需過歉,你的為人,你為會館所做的一切全是有目共睹的。」段大章放下茶杯,惋惜地說:「永洸和博文他們捨不得你走,擔心你走之後用不了幾年好好的會館又會荒廢掉,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又不能因為會館耽誤你的前程,畢竟做一任官哪怕只是個九品巡檢,直接關係著你韓家能否擺脫冷籍,你韓家子弟今後能否走正途。」
「讓段老爺見笑了,秀峰捐這個官實屬迫不得已。」
「這有啥好見笑的,年輕人就應該有上進之心。」段大章笑了笑,接著道:「永洸和博文剛才走時說了,缺你照補,補上之後官也照做,但你走之後會館只有值事,除了你韓志行之外不會再有首事,這個首事給你留著。」
韓秀峰怎麼也沒想到黃鐘音、吉雲飛和敖彤臣等京官居然做出了這麼個決定,想想竟有些感動,正不曉得該說點啥好,段大章又說道:「至於補缺的事,永洸和博文說你已經託省館走了吏部的門路,省館張館長做事還是靠譜的,何況你身為府館首事與他應該有些私交。」
「段老爺,我這點事還勞煩您掛在心上……」
「聽我說完嘛。」段大章喝了一小口茶,笑看著他意味深長地說:「志行,如果你只是想做一任官讓你韓家擺脫冷籍,過幾日不妨去問問張館長,補這個缺到底還要等多久。如果還要等上一年半載,不妨請他幫著想想辦法,看吏部能不能把你分發去甘肅候補試用。」
韓秀峰不解地問:「去甘肅?」
「有件事用不著瞞你,就想瞞也瞞不住,」段大章放下茶杯笑道:「實不相瞞,我半年前就得甘陝總督舒興阿舒大人保舉,蒙皇上天恩,補授甘肅布政使,這次是接到吏部公文才乞求回京覲見的。」
從知府直升任布政使,這是連升兩級。
韓秀峰反應過來,急忙起身拱手道:「恭喜段老爺,不,恭喜段大人,賀喜段大人!段大人,今後您就是藩臺了!」
「有啥好恭喜的。」段大章一邊示意他坐下,一邊嘆道:「相比那些同年,我段大章的仕途實在算不上順,曾國藩你應該是聽說過的,一折《敬陳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疏》天下聞名,現而今已是吏部左侍郎,要不是母喪要回家丁憂,這會兒應該在主持完江西鄉試回京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