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第1/2 頁)
劉舉人從潘二手裡接過茶,笑問道:「是不是盤點,是不是算晚上的團拜攏共花了多少銀錢?」
「不是。」韓秀峰把帳本推到他們面前,一臉不好意思地說:「晚上幾位不是作了幾首詩,寫了幾幅墨寶嗎,溫掌櫃他們想要。我想著作詩題字有作詩題字的規矩,就幫幾位管他們要了點潤筆錢。」
錢俊臣沒想到隨便作了一首詩寫了幾十個字還有錢拿,忍不住笑道:「志行,你果然是理財的好手,題字就得有潤筆錢,我咋就沒想到呢!」
「錢兄,您是讀書人,清貴著呢,自然想不到這些銅臭之事。」韓秀峰笑了笑,接著道:「不過我也不能白幫諸位開這個口,等來年殿試放榜就要翻建會館,銀錢還有很大缺口,所以我打算只給諸位一半,剩下的一半用作會館翻建。誰捐了多少兩,等會館翻建好定當勒石為記。」
想到捐出一半還能留個好名聲,何舉人不假思索地說:「志行,這銀子本就是你要來的,你咋說我就咋辦。」
劉舉人深以為然:「捐資翻建會館也是善舉,這等善舉怎能沒有我劉始真!」
「謝何老爺、劉老爺成全。」
「志行,你全是為了會館,又不是為你自給兒,謝啥謝。」
「我也一樣,說起來慚愧,我做那麼些年首事竟沒給會館添一磚一瓦。志行,難為你了。」韓秀峰這些天做的事費二爺全看在眼裡,再想到韓秀峰不但一心為會館還想著給大傢伙謀福利,費二爺感慨萬千。
攏共八十兩銀子,錢俊臣真捨不得捐出一半,可費二爺他們全願意捐,只能硬著頭皮道:「志行,別看我,我也一樣。」
「既然四位都沒異議,那就請四位收下銀票,再幫我在帳本上寫上收了多少。二爺,這二十五兩是您老的。」
「好的,我先來。」費二爺痛痛快快收下銀票,旋即從潘二手裡接過筆,在帳本里寫上某年某日收下多少潤筆錢,為翻建會館又捐了多少兩銀子。
何舉人和劉舉人緊隨其後。
晚上寫的詩作賣了多少兩銀子,帳本上寫得清清楚楚。
錢俊臣暗自得意他這個進士的詩作就是比舉人的值錢,可韓秀峰竟把本應該給他的四十兩銀票順手遞給了潘二。
「錢老爺,如果沒記錯您借長生的那四十兩還沒還,今兒個都臘月二十八了,再拖不好。」
錢俊臣尷尬無比,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費二爺、何舉人何舉人沒想到韓秀峰竟當著他們的面提這事,一時間竟不曉得該說點什麼好。
讓他們更意外的是,韓秀峰又從潘二手裡接過一枚玉鐲,輕輕放到錢俊臣面前:「錢兄,我記得當時約定要是還不上那四十兩就拿這鐲子抵,你這祖傳的鐲子就歸長生所有。前些天出去辦事,正好路過一家當鋪,我就跟長生一起把鐲子拿進去問了問。不問不曉得,一問大吃一驚,原來這鐲子的質地和成色全是上好的,就算拿去當也能當百十兩。」
「志行,你沒開玩笑吧,這鐲子有那麼值錢?」錢俊臣將信將疑。
「錢兄,我們又不是頭一天認識,你見我啥時候開過這種玩笑。」
韓秀峰深吸口氣,緊盯著他很認真很誠懇地說:「錢兄,我韓四雖算不上讀書人,但『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道理還是曉得的,怎麼也不能讓長生佔你這麼大便宜,怎麼也不能讓長生要你這傳家寶。你看看有沒有損壞,要是沒損壞就收好。」
「志行,我……我誤會你了,我……」
「有啥誤會的,趕緊收起來吧,這可是傳家寶,一定要收好。」
想到這些天跟任禾謀劃的那些事,再想到韓四是怎麼對他的,錢俊臣既尷尬又羞愧,拿起鐲子哽咽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