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2/5 頁)
“美國政fu已經同意幫助我國訓練更多的軍隊,並提供相應的物資裝備援助。”相楊度說道,“內閣目前正在對美國方面提出來的軍事合作提案進行討論。”
“說白了就是咱們出人,他們出槍出炮,讓咱們替他們打仗。”袁世凱無奈地嘆息了一聲,“那位威爾遜大總統也是怕死人太多,不好向國內民眾jiao待,才想出這個主意的。”
聽了袁世凱的話,楊度的臉上現出了一絲苦澀。
作為和美國人的直接jiao涉者,他何嘗不明白美國人的意圖?
在康佈雷戰役中,美軍傷亡人數雖然遠比英軍和華軍少,但也令美國人心驚不已。而美國人事先也對這場戰爭可能帶來的傷亡估計不足,迫於國內孤立主義勢力的壓力,威爾遜才想到要利用中國豐富的人力資源的。
美國於1917年正式參戰之前,國內所作的準備工作可以說是很差的。當時美國的人口已經過了一億,但美國所有的武裝人員加起來卻只有少得可憐的196ooo人!其中76ooo人是6軍的正規軍,其餘的都是國民警衛隊。美軍的武器裝備不是過時,就是沒有。和中國一樣,美國也沒有單獨的空軍,6軍的不到6o架飛機是通訊部隊的一部分,這些飛機的xing能很差,連執行偵察任務都是不怎麼靠譜的。和戰爭開始時英法俄三國的情況相似,美國6軍的精銳是用馬刀劈砍的騎兵部隊,美國的軍事工程人員從來也沒有考慮過諸如象坦克等武器的製造藍圖(這一點連中國都比不上)。美國政fu的軍事腦也不瞭解軍、師或旅的組織情況。自南北戰爭以來,美國6軍仍然保持以團為單位的建制。美國6軍從裡到外沒有一個人曾受過塹壕戰的訓練。;
美國其實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加入到了戰爭當中的。如果袁世凱瞭解到美國的戰備情況甚至還不如剛剛打敗了日本的中國,說不定會把眼珠子瞪出來。
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強烈的反對聲中,竭盡全力才說服國會對每一個21歲至31歲的體格健全的美國青年實行徵兵制,後來這一年齡段又改為18歲至45歲。根據這項法令,6續將有4oo多萬人在美國6軍服役,8o萬人在美國海軍服役。美國遠征軍的指揮權被授予給了潘興將軍,作為美**隊的最高指揮官,這位將軍其實只有對付墨西哥土匪和印第安人的經驗(英國國防大臣基欽納勳爵只有對付蘇丹馬赫迪教徒的經驗)。
美國人很快意識到,西線的固定戰線式的戰術,根本不同於以前的任何一場戰爭。當代戰爭是大炮之間使人喪魂落魄的戰鬥,輔之以機槍、手榴彈和白刃戰。在美國加入協約國陣營後不久,數百名英法軍官橫渡大西洋,去訓練新兵的攻守方法,但對很多美國人來說,他們是到達法國之後,才是真正訓練的開始。
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潘興著手重新組建美國6軍,他決定每一個美國師應包含28ooo人,這個規模大約是英軍和法軍同等編制的兩倍。
由於凡爾登和索姆河這兩次“絞rou機式的會戰”太過恐怖,威爾遜和潘興都不希望同樣的事情生在美**隊身上,和英國人一樣,他們也看中了中國豐富的人力資源,因此在中國參戰之後,美國政fu多次提議中國派更多的軍隊前往歐洲,在瞭解到了中國政fu的財政困難之後,大手大腳的美國人毅然提出來給予中國“物資和財政方面的幫助”,並表示願意幫助中國訓練軍隊和提供武器,“以使中國可以派出更多的部隊到歐洲作戰。”
“雖然說此事與國家臉面上有些不好看,但我覺得,這麼做對我國來說還是有利的。”楊度看著袁世凱,xiao心地說道。
“有利是有利,但一個不xiao心,賣國賊的帽子就好扣過來了。”袁世凱指了指桌子上的報紙,嘆息道。
楊度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