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弒父殺兄劉雉兒(第1/2 頁)
三家家主當即明白事態嚴重,都顧不上空氣中的血腥味入鼻,迅速傳看。
“衣帶血書”
看完後,三人俱是倒吸一口涼氣。
先皇當年於南遷前登基,屬於兄終弟及,因而新皇這一脈,並不算漢室嫡系大宗。
所以先皇臨跳崖前,本打算傳位給皇兄的遺孤,北浦郡王劉堡,而非剛當上太子沒多久的劉恪!
當年漢室南遷時,北浦郡王劉堡只有八歲,群臣不可能在亂局之中還扶持一個小孩子當皇帝。
現在卻是二十八歲,正適合。
可未曾想,劉恪篡改遺詔,自己登上了皇位。
而宮中的劉堡處處受制,直到最近,才找到機會將寫下的血書,送出宮外。
不求重登大位,只希望能夠將真正的先帝遺詔公之於眾,還漢室一個朗朗乾坤。
至於這血書為什麼到了宇文贊手裡,倒也並非難以理解。
宇文氏族中有女子,被北浦郡王納為妃子,死的早是早了點,但依然有這麼一份外戚關係在裡面。
正因如此,算來算去,整個瓊州城中,也唯有宇文氏,是劉堡能找到的最強助力。
宇文贊已經是淚流滿面,顫抖著雙手掩面:
“我三弟宇文拜,身為輔政大臣,早就知曉此事,只是一直暗地不發,想要謀求機會,找出朝中劉雉兒的同黨,一併處理,肅清朝綱。”
“當朝攝政,並非謀逆,實在是無奈之舉!”
“三郎本是打算攝政,直接清理朝中貳臣,廢去劉雉兒那篡位逆賊,保證朝中穩定,才能抵禦來襲的東胡大軍。”
“待東胡大軍退去,再與朝中文武共同扶持北浦郡王登基,還政於帝,另尋機會興復漢室。”
周家家主周賈身形乾瘦,頗有城府,並沒有輕易相信宇文讚的話,只是說出心中疑惑:
“既是如此,先皇為何又要立那劉雉兒為太子?”
宇文贊眼中精芒一閃,握緊了拳頭:
“這世上又哪有不為己的人呢?”
“即使是小宗,先皇也想要自己的兒子繼位,而非侄子。”
“可惜先皇僅有六子。”
周賈心中疑惑更甚:
“前五位皇子都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離世,我是知曉的。”
“可既然已經特意將劉雉兒從民間接入宮中,又立為太子,便是認為其可繼承大統。”
“先皇也有私心,那為何臨終前不傳位太子,而是傳位北浦郡王?”
“因為不能。”
宇文贊猛地拍案,哭天愴地:
“我也是無意間尋得三郎遺下的密信,才知曉內情!”
“民間本就傳聞,故太子與劉雉兒兄弟鬩牆,其實這並不是傳聞,而是真相!”
“三位可以想想,故太子身亡,得益者是誰!”
周賈理所應當的回應道:
“自然是繼為太子的劉雉兒。”
宇文贊再曝猛料:
“先皇南遷二十年,未曾染過大病,當年疫情嚴重,都挺了過來,為何會突然染上惡疾?”
“染上惡疾,並非不治之症,治好便是,為何又要遠遁崖山,跳海取死?”
“先皇駕崩,既得利益者,又是何人?!!”
三次發問,問得三家家主心神震盪。
難道
吳家家主吳易是個直性子,頗為心直口快。
他胸口起伏,碰翻了面前的羹湯,忍不住站起身來:
“下下毒?!”
“先皇僅剩這一個兒子,必然不會多加提防,唯一有機會下毒的,也只有那劉雉兒了!”
鄭家家主鄭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