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第2/2 頁)
男人,麥可·哪個榜單都有我·喬丹。
而且最誇張的是,前面四個人,都是職業生涯只有一次單輪系列賽40+。
老流氓倒好,一個人就打出過五次單輪系列賽場均40+的表現。
老流氓真不是白叫的。
1986年季後賽首輪,二年級的老流氓場均437分。
1988年季後賽首輪,老流氓場均454分。
1990年次輪,老流氓場均43分。92年首輪,場均45分!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這尼瑪大多數都是首輪拿的,無法說明水平啊。
別急,因為老流氓在總決賽裡也拿出過場均40分的表現!
93年總決賽,老流氓vs剛剛獲得vp的巴爵士。
巴爵士興致勃勃地開啟了自己的弒神之旅,然後被老流氓總決賽場均41分教育得明明白白。
飛豬總決賽場均27+13的資料已經夠炸裂了,但沒辦法,誰讓他遇到的是喬丹呢?
以至於巴爵士日後說出了這麼一句話:「我是這個地球上最會打籃球的人,喬丹?他是外星人。」
當時說這話的時候,巴爵士肯定打死也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會和另一個外星人做了同事。
韋恩正是老流氓之後,第一個可以做到單輪系列賽40+得分的人。
當然,韋恩能場均40+和掘金的策略是有關的。
掘金的防守策略,就是鎖死保羅,限制嫂嫂,看他韋恩能怎麼翻天。
說白了,對韋恩的防守缺乏針對性。
而且在炮兒被限制住,託尼又得分不能的情況下,韋恩只能自己來了。
系列賽第四場,掘金沒有肯揚·馬丁和克雷扎,只能用雷納多·巴爾克曼去防守韋恩。
什麼?
你不知道誰是巴爾克曼?
那就對了。
因為他只是一個季後賽裡場均出場時間不到3分鐘的小角色,不是掘金的死忠球迷都叫不出他的名字。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