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第2/3 頁)
把國有企業在改革開放中已經解脫的枷鎖又重新撿拾回來,重新套在國企頭上。&ldo;考廠長&rdo;就是其中一個突出的事例。
&ldo;考廠長&rdo;就是上級部門對國有企業的廠長進行考試,考試內容五花八門,從安全知識到財務制度,從勞動工資到經濟合同,甚至連環保綠化知識、計劃生育條款,也要廠長親自出頭考一番,花上許多時間,寫上幾萬字的答題。這種考試,不僅內容繁瑣,而且規定嚴格:見不到廠長的教學檔案、培訓筆記和考試成績單,申報的部級以上的質量獎項不能批准,企業也不能升級。我長期在一線工作,知道作為一家企業的領導,&ldo;雞叫出門,鬼叫進門&rdo;,&ldo;兩眼一睜,忙到三更&rdo;,長出三頭六臂都不夠使,哪有那麼多的時間陷入到這裡邊!幾經思考,我決定再當一回&ldo;出頭鳥&rdo;,告訴他們:老馮罷考了。當時,我講了這樣一番話:
&ldo;我不是絕對反對考試,有些國家規定的廠長經理必備知識,考一下未嘗不可。請一些新廠長參加上崗知識培訓和考試也可以。但是現在的考試太多太濫。我當廠長二十年了,快下崗了,再叫我參加上崗考試,有必要嗎?計劃生育、環境衛生、勞動保護、植樹綠化都有專職幹部分管,全叫我一人考,受得了嗎?門門都考好成績,廠長合格證書是拿到了,但廠長的活兒全別幹了。&rdo;
&ldo;我這樣說,一些在政府部門工作的同志聽了可能不高興。有的人會說,&l;老馮,企業的事我們都不聞不問,那叫我們吃乾飯?&r;其實,這些同志誤會了,國營大中型企業面臨的困難很多,光靠自身努力很難解決。對來自政府部門的支援、服務和理解,我們求之不得,舉雙手歡迎;我們感到厭煩的,只是形式主義的機關作風。&rdo;
考廠長是上級在考你,罷考當然有大風險,我認識的一位廠長,就是因為要處理廠裡的一件急事沒有參加某項考試,被領導大會點,小會批,最後連勞模稱號都被抹掉了。但是我想,&ldo;罷考&rdo;的目的是呼籲給國企改革鬆綁,我不怕。幸運的是,我的做法得到了包括《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多家媒體的支援。杭州市領導以及一些主管部門負責人指示,有關部門一定要減輕廠長的負擔,加強對企業的服務,為廠長經理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工作環境。上海市也提出了類似舉措。
◆披洋衣‐‐花錢買體制
&ldo;考廠長&rdo;被轟掉了,但是,在反對&ldo;考廠長&rdo;中我想到的一個問題,卻始終在我的頭腦中轉來轉去:為什麼形式主義這一套東西喜歡到國有大中型企業來擺弄?我熟悉不少外資、合資、鄉鎮企業的廠長或經理,他們的考試,包括評比、檢查、開會等等,就比國企少多了。我一直認為,國有企業是&ldo;老虎&rdo;,關鍵是,現在這隻&ldo;老虎&rdo;被束縛住了手腳,所以反而鬥不過放開手腳的&ldo;猴子&rdo;。要讓國有企業煥發活力,必須放開它的手腳。我想到了轉變經營機制。
要轉變經營機制,和外商合資經營是一條最直接、最簡捷的路。這在當時可算是一個大膽的想法。誰都知道,馮根生是以高舉民族藥業大旗聞名的,如今怎麼想起來要披上一件&ldo;洋衣服&rdo;?豈不知,我是要透過合資,解開捆在國有企業身上的重重束縛,更快更好地發展。
當時一些國有企業和外方合資,實際上是被對方吃掉。我們不想這樣做,我們要探索出一條合資的新路,合資後,非但不被對方吃掉,還要讓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幾經考慮,我們在杭州第二中藥廠之上,組建了一個母公司‐‐中國(杭州)青春寶集團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