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第2/3 頁)
是總經理,女婿是副總經理,夫人是財務經理,一旦出現問題,我覺得也很難處理。那位老總當時哈哈一笑,&ldo;大家都是一家人,難道還真打起來不成?&rdo;結果,兒子和女婿誰也不服誰,還真打了起來,管理混亂得一塌糊塗,企業就迅速走向了衰敗。
一番震動之後,我下了狠心,企業用人,要用最能的,不用最親的。
而且如果家族裡的人全部都是a型血,那不管怎麼樣繁殖都是a型血;只有從外面再找一個b型血,才能夠產生ab型血。做企業就是這個道理,新的員工會帶來新的思路。如果永遠侷限在自己的小家族裡,就看不到外面廣闊的天地,企業只會越做越小。
家族管理變革後,公司的管理更加開放了,培養和發展了一大批人才,為公司進一步擴大發展奠定了基礎。隨後在2002年,公司又進行了第二次變革,透過建立完整的規章制度體系,使公司的管理更加規範,運營也更加穩定和安全。到了2006年,公司進入第三次變革期,對集團的組織架構進行了改革,集團的管控模式實現了由操作管理向戰略管理的轉變,強化了集團公司規劃、監控和服務的職能,對公司實現戰略目標奠定了基礎。
第07章 張賢亮:我用文化經營荒涼
【張賢亮小傳】
作為作家的張賢亮頗具歷史符號意義。在文藝復興一般火熱的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在知識分子和大學生圈子裡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作品常常引起廣泛爭論,並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
而九十年代以後,他下海經商,做得風生水起,擔任政協委員參政議政,也駕輕就熟、頗有建樹。他是一個具有作家的靈魂,卻兼有思想者的理性和行動者的意志力,全面參與和見證時代變遷的少數人。
張賢亮祖籍江蘇盱眙,1936年12月生於南京一個資本家的家庭裡,父親曾在哈佛商學院讀書。張賢亮曾在重慶、上海、南京、北京讀小學及中學。高中畢業後,自願前往甘肅賀蘭的農村擔任基層工作,次年調到甘肅省幹部文化學校當教員。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張賢亮開始文學創作,1957年因在《延河》文學雜誌上發表長詩《大風歌》被劃為&ldo;右派分子&rdo;,在寧夏勞改農場勞動改造,這一改造就改造了二十年,1977年才獲得徹底平反。那年,他調任《朔方》雜誌編輯,開始重新寫作,相繼發表了《邢老漢和狗的故事》、《靈與肉》、《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這些小說相當一部分獲得全國優秀小說獎。他的作品感情深沉、富於哲理、文筆俊逸,因為描寫了特殊環境裡人性的扭曲與掙扎,引起過廣泛的爭論。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張賢亮擔任寧夏文聯主席。當時,張軍釗在寧夏拍攝電影《一個和八個》,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地點。張賢亮讓文聯幹部領著張軍釗到了具備荒涼感的鎮北堡,張軍釗一眼相中。巧合的是,張藝謀是該片的攝影師,也覺得這個地方很好,這為後來在鎮北堡拍攝《紅高粱》埋下了伏筆。由於《一個和八個》被禁映了一段時間,所以第一部正式放映的&ldo;鎮北堡電影&rdo;是根據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改編的《牧馬人》。到了九十年代,共有五部電影在鎮北堡拍攝。這引起了銀川市政府的注意,於是鎮北堡多了一塊牌子,叫做&ldo;文物保護單位&rdo;,來這裡拍電影是要收費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