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虎拳盡頭我為峰!(第1/2 頁)
廣陵城。 鐵線武館。 跟塗天南一戰、槍挑十佬巫啟的那一役之後的當晚,閻闖潑墨揮毫,洋洋灑灑寫下四十封書信,足足四十封戰書。 第二天一早,讓武館弟子送往廣陵學府,正式邀戰‘十傑’、‘四仙’、‘五絕’、‘七妙’、‘七情’、‘七殺’,共四十人! 其中,有一十四人不在學府。 餘下二十六人當中,接過戰書,當場應戰的,僅有五位。當場拒絕的,有四位,罵一聲‘瘋子’。 其餘十七人,不說拒絕,也不說應戰,模稜兩可。 但不管怎樣。 戰書已經下達。 今天是比武大會的第十日,時間來到十一月,已是初三。 三天後。 十一月初六,能來多少人,一切未知。 “來多少!” “打多少!” 閻闖不懼。 而在這之前,這三日,閻闖需要梳理自身,靜心備戰! …… 鐵線武館。 外院中。 閻闖演武,他一向不習慣一個人練武,於是叫來門下弟子與武館學徒—— 俞錦鵬、金玉堂、魏全,包括車騎。 此外。 武館學徒突破一百大關,今日前來,足有一百零八人,縱橫排布,虧的鐵線武館開的偏僻,再加上曾經輝煌盤下週邊場地全都打通,場地足夠大,才能擺開。 院中。 閻闖在前。 俞錦鵬、金玉堂、魏全、車騎四人緊隨其後。 然後是一百零八學徒。 場面浩大! 攝人心魄! 一旁。 羅良看著這場面,驚歎道:“多少年了!廣陵城中,眾多武館,有多少年沒有過這種景象!” 他羨慕! 卻羨慕不來! 鐵線武館起死回生,但他的‘秘宗武館’卻日落西山,再難回春。這一對比,難免唏噓。 程風笑卻也感慨:“鐵線武館在我手中死去,又在闖兒手中活過來。為盤活武館,他特意創造練習難度更低的‘七十二藝’,又每日細緻教導,從不偷懶。費心費力、勞心勞力,四個多月,鐵線武館,終是活了!” 鐵線武館能盤活,有兩個因素—— 一是‘七十二藝’。 二是閻闖的教學能力。 歸根結底。 還是閻闖。 跟程風笑半點關係都沒有。 “鐵臂功、推山掌、排打功、腿踢功、千斤閘、足射功、蛇形術、柔骨功、金鏟指、鐵膝功、鐵牛功、旋風掌、竹葉手、泥鰍功、翻騰術、鐵布衫功、飛毛腿、飛簷走壁法、浪裹功、金刀換掌功、一線穿、躥縱術、飛行功、跑板功、閃戰法、輕身術、穿廉功、槍刀不入法!” 沈梅細緻瞭解過閻闖自創的所謂‘七十二藝’,其實都是基礎武藝,大部分都是從‘程家拳’簡化、衍化而來。 例如‘鐵臂功’,這就是從‘十二橋手’中練習橋手硬度的‘撞三星’、‘鐵環上臂’等練法衍化而來。 再比如‘蛇形術’,這其實是從‘十大形拳’中的‘蛇形’身法衍化,將‘十大形拳’中‘蛇形身法’中練習手指部和腳趾部力量的技巧單獨提煉出來,再加以改變,就成了普通人只要肯下苦功就都能學會、學成的‘絕藝’。 其他種種。 也多如此。 幾乎都是從‘程家拳’中拆解。 想要做到這一點,想要從複雜、深奧的‘程家拳’中,挑選並作出改編,形成能夠讓普通人輕鬆修習掌握的‘七十二藝’,似易實難。 過程中,需要付出的巧思,需要花費的心血,太多太多! 閻闖為什麼要這麼做? 為的當然是鐵線武館! 有學徒! 才能活! 他是為了武館求活,才會去鑽研這勞什子的‘七十二藝’。 旁人看到的是‘七十二藝’粗淺可笑。 但沈梅看到的,是藏在‘七十二藝’之後,閻闖的辛酸與苦楚。 “他很不容易!” 沈梅心疼。 這時看向閻闖,愈顯閻闖身形偉岸。 …… 武館中。 演武場上。 閻闖樂在其中,領著愈百門徒站樁。 一邊站樁。 一邊又在講解。 “以意領氣,在身內周流!” “這便是‘馬步樁功’!” “意到、氣到、力到、身到!” “內外合一,便是樁功圓滿。” 閻闖站樁,如龍如虎,不怒自威。 ‘馬步樁功’乃是基礎,上限擺在這裡,到了七境後,再難突破。 清晨。 東方初明。 閻闖再一次將‘馬步樁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