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第2/2 頁)
稱對一方土地的所有權,那麼可以向使用這塊土地的人索取租稅等等,也是非常自然的。但是,隨著有組織的生活的出現,人們逐漸意識到無限地擁有財產是一種罪惡,因為人們會發現他們誕生在一個所有東西都被佔有和要求得到的世界,不!他們生而被佔有和被要求得到。古代文明社會的鬥爭現在已難以考究,但是,我們前面講過的羅馬共和國的歷史表明,已經有人清醒的意識到:債務對社會生活不利,所以應當放棄;對土地的無限制佔有也是一種危害。我們發現,後期的巴比倫對奴隸的佔有權曾經有過極其嚴格的限制。最後,我們發現,偉大的革命家耶穌對財產權進行了空前的抨擊。他說,&ldo;擁有巨額財產的人進天國,真是太困難了!駱駝穿過針眼,也比有錢人進天國容易呢。&rdo;對財產所有權的嚴厲批評在世界上已持續了2500年到3000年。我們發現,耶穌誕生後的1900年時間裡,世界都籠罩在基督教教義之下,該教義認為人類是可以沒有財產的。此外,&ldo;人們可以自由處置自己的財產&rdo;這一觀念也隨著其他財產制度的產生而開始動搖。
但是,直到18世紀末,這個問題依然只是一種疑問,還沒有足夠清晰的、更沒有能付諸行動的解決辦法。人們主要的目的只是想保護財產不被君主貪婪地揮霍或貴族霸佔而已。法國大革命之所以開始,大部分是為了保護私有財產免受稅收的剝削。但法國大革命的平等主義原則,卻進一步對本來想要保護的財產權進行了批判。若有人還沒有住所,沒有食物,如何稱得上自由平等?不勞動就不能從主人那得到吃的住的,這又怎麼能說是自由平等呢?‐‐&ldo;太過分了!&rdo;窮人們抱怨道。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