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清軍來襲(第3/4 頁)
以根據實際情況,自由決定是與大軍一同進軍,還是在大軍之後伺機而動。
當順治帝的詔令傳到吳三桂手中時,時間已經來到了六月十五日。他接到召令,迅速整備兵馬。
六月二十日,清軍如三支利箭,分三路大軍,浩浩蕩蕩向貴州進發。
北路平西大將軍吳三桂,領都統墨爾根、李國翰,自漢中啟程,直指四川。
中路寧南靖寇大將軍洛託與五省經略洪承疇,自湖南揮師,南下貴州。
南路徵南將軍卓布泰與提督線國安,從廣西進發。
三路大軍如猛虎下山,氣勢如虹,齊頭並進,直指貴州。
同時,順治帝命信郡王多尼為安遠靖寇大將軍,與平郡王羅可鐸、貝勒尚善、杜蘭、固山額真伊爾德、阿爾津、巴思漢、卓羅等,率領八旗精兵南下,專攻雲南。
面對這千載難逢的戰機,清軍精銳盡出,因深知李定國之驍勇,三路兵馬須要有一統帥以統籌全域性,協調三軍。順治帝在敕諭中明定,多尼掌三路清軍之指揮大權,先觀貴州之戰況,再定南下進攻雲南之期。
詔書如飛箭般,八百里加急傳至五省經略行轅。長沙幕府的官員們,一想到西南諸省一旦陷落,新土之上,空出的官位將多如繁星,無不心潮澎湃,彈冠相慶。他們或竊竊私語,或高聲議論,有的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有的開始思考是不是該走動走動了。
六月二十二日,正當朱由榔和皇后王少姬醉心研究蒸汽機的時候,滿清以三十萬滿漢大軍,攜帶半月糧草,自湖南、廣西、四川三道齊攻貴州的軍情急報陡然而至。
朱由榔的眉頭緊鎖,他的目光在軍報上迅速掃過,面色驟變,沉聲道:“清軍竟分三路大軍來犯,此乃何等狂妄之舉!”
他將那捲軍報遞給王少姬,皇后接過,閱後輕啟朱唇,進言道:“何不遣晉王、泰國公領兵抗敵,以解此圍?”
朱由榔微微搖頭,沉吟道:“此計雖好,然晉王、泰國公領兵至此,少則半月,多則一月。長途跋涉,軍士疲憊,以疲憊之師對陣狼虎之敵,實非上策。”
他繼而說道:“清廷此番全力來攻,想必是以為我等內亂正酣,未料我等能如此迅速地平定內亂。現今貴州各要鎮皆有重兵鎮守,其一時半會兒難以攻克。”
王少姬亦頷首,說道:“雲貴之地,地勢險要,山路崎嶇,易守難攻,我等以逸待勞,勝算頗大。”
朱由榔深表贊同:“吾等依此前之計行事,晉王攻廣西,以牽制敵南路軍馬。泰國公攻四川,以牽制敵北路軍馬。朕親率大軍守貴陽,只需堅守月餘,待敵糧草耗盡,危機自解。”他的語氣中透露出堅定與自信,彷彿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昨日,李定國、劉文秀、沐天波已與皇帝辭別,分別向著廣西、雲南疾馳而去。
收到軍報後,朱由榔旋即派遣心腹,如離弦之箭,快馬加鞭,將清廷來犯之事告知三人,並叮囑他們按計劃儘快從兩地發兵,按商議路線進軍,以牽制敵軍。
沐天波聞訊,心急如焚,焦急之情溢於言表,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急欲回貴陽,勸諫永曆帝移駕昆明,以避鋒芒。
劉文秀見狀,急忙制止,他沉聲道:“陛下英明神武,宛如皓月當空,自有明斷。如今我們若貿然返回貴陽,只會成為陛下的累贅。當務之急,乃是迅速遵從陛下之命,調動滇桂之精兵,為貴陽解圍。待時機成熟,必能大敗敵軍!”
沐天波這才冷靜下來,兩人隨即快馬加鞭,如飛箭一般向雲南奔去。
李定國在接到朱由榔的諭令後,立即吩咐靳統武率大部後續跟進,自己則率領百名精騎,日夜兼程趕往南寧。
同時,朱由榔下令駐守鎮遠府的馮雙禮、駐守遵義府祁三升、駐守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