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貝殼油燈(第1/2 頁)
貝殼搭配好了,李梅兒就開始清洗鯨魚肉,淘米,準備做晌午飯。
一小把陳米,單獨熬給剛出生的海牛吃。
看著就剩一小捧的陳米,李梅兒嘆息到:“最多隻能堅持三天了,希望三天後鯨魚肉賣的順利,不然真揭不開鍋了。”
家裡三個病患,都等著將養身體,特別是坐月子的範曉娟,難產血崩,傷了根基,不好好養著,郎中說壽命不長。
“快了,咱們家加把勁兒,這一遭挺過去就沒事了。”李魚兒鼓勵道。
她掀開柳條鍋蓋,拿筷子攪動了一下魚膠,基本化成一團了,火候剛好。
天然的魚膠,品質不錯,粘稠度很高,色澤乳白,在後世,作為女性滋補品的魚膠,被炒到天價。
拿來做膠水,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天然膠水有一個缺點,就是怕高溫,所以,只要過熱就會開膠。
所以,李魚兒打算用鐵絲或鐵釘來做燭臺的連結,正好是上下連線,垂直的釘子很適合。
其他複雜部分不需要接觸明火,用魚膠貼上非常適合。
“梅兒姐,停火吧,等涼了就可以出鍋了。”
李梅兒看到潔白粘稠的魚膠,嘴角浮起笑容,這是基本成了。
一旁的李大郎伸著脖子問:“你們姐倆弄啥好吃的呢?”
姐倆對視一眼,李魚兒糊弄到:“給小弟熬粥呢,孩子小,要熬得爛糊一些。”
李大郎也沒在意,就這麼一會,他已經編了三個大柳條筐,四四方方的,專門用來裝鯨魚肉。
李大郎手巧,每個籮筐的邊緣都編制了幾個提手,一個柳條筐最多可以四個人抬。
他拍拍手,嘀咕到:“我去看看三叔,該方便了。”
李老二和李老三一個斷了腿,一個被打的起不來床,身邊隨時都需要人照顧。
李大郎就是李老漢特意留在家裡照顧兩個叔叔的。
天冷,魚膠涼的快,李魚兒拿手試了一下,溫熱,剛好,再涼了就硬了。
“梅兒姐,將魚膠倒進石杵裡搗碎。”
李梅兒照做,將魚膠搗的碎碎的,幾乎成了糊糊。
搗好的魚膠距離成膠更近了一步,最後一步,是擠壓出膠。
李魚兒找來一個乾淨小罈子,粗糙的青瓷,是蔡老太太從孃家帶來的嫁妝,有些年份了,上邊有些細小的裂紋。
蔡老太太平日非常寶貴,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拿出來裝醃菜祭祖。
李梅兒有些猶豫,李魚兒卻說:“沒辦法,只有這個合適了,等咱們賺了錢,給阿奶買很多白瓷的。”
李梅兒伸手接過陶瓷管,小心放在案板上,按照李魚兒說的,將搗好的魚膠用白麻布包了。
麻布孔隙大,適合過濾東西,她緩慢用力擠壓魚膠包,潔白如漿的魚膠順著布包底端,緩緩流進陶瓷罐裡。
清清白白的顏色搭配,真好看,讓人的心情都跟著好起來了。
李魚兒拍著手,眼睛笑成了月牙形,“成了!”
做好膠,李梅兒趕緊開始做飯,海牛兒的粥已經熬上了,家裡就一口破舊的鐵鍋,其他人的飯還要往後排。
李梅兒一邊看火,一邊看李魚兒做貝殼燭臺。
李魚兒一邊做,一邊耐心的教,她還小,精力有限,以後生產的主力軍還得是堂姐。
“貝殼要選海水沖刷好的,有光澤的,如果有特別好看的,略微有瑕疵的也可以後期處理一下。”
現代社會有專門的貝殼拋光劑,這裡沒有,實在不行用醋也行。用醋則需要掌握時間用量,泡久了貝殼就廢了。
現代社會,海洋資源匱乏,近海沙灘的貝殼好的基本都被人撿光了,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