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第1/2 頁)
此時的童蘭芝不得不承認,這個人說的不錯,這也是李姨娘最近一直在外面放出流言的原因,不僅高門大戶不會選她做媳婦,就是童夫人也不會同意自己嫁的比童佳芝好,這才造了這些傳言出來。
童夫人想苛責她的婚事,也要衡量一二才好,可最終還是逃不過要麼庶子妻,要麼嫡子妾的命運。此時聽到那人說還有別的選擇,雙手便不自覺的在袖裡握了起來。
&ldo;你倒是別賣關子了,快說啊!&rdo;
&ldo;你可知平城侯顏侯爺?顏侯爺的髮妻自請出家修行,這麼多年顏侯爺也沒有再續弦,可見是個重情義的。而顏侯爺近來也頗得聖上的青眼,他家中的嫡子又素來體弱多病,如若以後有嬌妻進門,再產下個健康的嫡子,老夫少妻的,以後這侯府的天下誰說了算還未可知呢,雖說歲數大了些,可是咱們都見過,顏侯爺相貌堂堂,又學富五車,做個續弦的侯夫人,怎麼也比做個庶子的髮妻來的光鮮吧,你說是良人不是?&rdo;
&ldo;還真是個好姻緣,不過跟咱們也沒啥關係,說來打打牙罷了,喝茶喝茶!&rdo;
童蘭芝聽完這人的話,稍一思忖,便留了茶錢飛快的走出了茶樓,而剛才說話的兩個人看到她這樣子,臉上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
之後,童大人便總是在各種場合和顏侯爺不期而遇,短短几日兩人便稱兄道弟,分外熱絡。顏侯爺是個愛附庸風雅的,常和友人一起談詩論畫,舞文弄墨。等再一次和童大人偶遇時,顏侯爺突然有些明白了,想著最近京中的傳言,猜想莫不是這童大人看上了自家的顏如玉吧。
自家兒子自小體弱多病,顏侯爺私心想著為他擇一個良善溫柔的賢妻,哪怕門第差一點也不要緊,這樣也對得起為了侯府而自請出家的髮妻。恰巧今日童大人帶著童大小姐一同出行,顏侯爺有心為兒子相看一二便對童蘭芝留了心。
而童蘭芝看到顏侯爺雖年歲稍大,可氣宇軒昂,一表人才,心中越發滿意,也更加賣力的表現起來。
平城侯府裡,側夫人吳氏正在議事廳聽著眾管事們回事,看到自己的乳母崔嬤嬤著急忙慌的跑進來,便散了眾人,帶著崔嬤嬤進了內室。等聽了回話,吳氏再也坐不住了。原本她和顏侯爺想的一樣,以為童大人看上了顏如玉。
她本就不想顏如玉太早娶妻,因他自小身體不好,如若哪日有個好歹,自己的兒子就是順理成章的世子爺,可若是顏如玉再生下了嫡子,這世子之位怎麼也輪不到自己兒子的頭上,可如今看來,是他們想的太簡單了。
大齊文人騷客多如過江之鯽,常常會聚在一起吟詩作賦,稱為&ldo;雅集&rdo;,而今日的雅集之上,顏侯爺的一首菊花詩被評為魁首,更妙的是遇上了攜女同遊的童大人,童大小姐愛詩異常,當場繪了一副菊花圖,和那首菊花詩堪稱絕配,被大家廣為稱頌。
這樣的訊息傳回來時,吳氏總算是明白了這位童大人的用意。她在侯府掌勢已久,這些年過去了,原以為顏侯爺沒有了再娶的打算,可若是這次被這童大小姐迷了眼,續弦新夫人一進門,又是個嬌俏動人的才女,孃家勢力也不弱,難保顏侯爺不會動了真心。
到時候她這個側夫人和她的兒子還會有好日子過嗎?想到這些,吳氏的眼中,迸發出了惡毒的精光。
另一方,吳閩旬吳大人最近迷上了醉人間的花魁流泠姑娘。大齊不限制官員狎妓,可無奈家有悍妻,把花魁帶回府中也確實不太合適,於是吳大人就把她養了外室。眾人知道了,無非就是調侃一句吳大人老當益壯,便丟開了手。
而此時柳葉衚衕中的一座民宅裡,四個樣貌出眾的少年圍坐在桌前聽著小廝的回報,年紀最小的那個,一雙銀色大眼睛裡滿含笑意,正是清雪無疑。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