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王朝(第1/3 頁)
劉叔騎著食鐵獸朝著身毒疾馳而去,這一天,劉叔終於來到了摩揭陀國,聽說這裡旱雨季明顯,夏天炎熱乾燥,雨季又是天天下雨,經常會造成洪災。但是農業和水利卻興盛,這裡棉花和棉布享譽在外,而中土則多是葛麻布衣。進入城中,城裡的鐵匠鋪到處都是,看的出來這裡的鐵器技藝非常高明,劉叔還經常看到身毒大象兵,兵士騎著大象在城外來回巡邏。劉叔心裡計算著孔雀王朝和漢王朝誰更強一點?劉叔搖了搖頭,才到這裡就開始想念家鄉了,自然而然就開始比較兩地有什麼不同,想著如果有一天回去了,也好把先進的技術和文化帶回去。
到了摩揭陀國內,劉叔和許多當地老人進行攀談,發現這裡等級嚴格,白種人看到他就一臉鄙夷,有的還想要動手,但是畢竟此地人生地不熟,劉叔都是看著情況不對就溜了,劉叔想多瞭解一下這裡的情況,知己知彼。原來所謂的孔雀王朝是因為摩揭陀國的建立者旃陀羅笈多出身於一個飼養孔雀的家族而得名,之前劉叔一直以為這裡是因為是孔雀遍地或者以孔雀為圖騰而得名。
孔雀王朝建立之前這裡曾是難陀王朝,而難陀王朝之前則是幼龍王朝。難陀王朝時期帝國的西北方來了一個叫亞歷山大大帝的國王,這個國王滅掉了難陀王朝的鄰國,強大的波斯帝國,隨後又率兵侵入了難陀王朝的西北部。兩年後亞歷山大大帝懼怕佛陀和溼婆的力量,從西北河域撤走,在旁遮普地區設立了一個總督,並留下了一支軍隊。難陀王朝的廢物們打了多年都沒有攻下這個外族總督府,人們漸漸對王朝統治者失去了尊重,直到有一天,摩揭陀國一名出身剎帝利的青年貴族,名叫旃陀羅笈多,他率領當地人民揭竿而起,並組建了一支軍隊,他帶領大家打敗了旁遮普的侵略者,之後他率軍進抵難陀王朝的首都華氏城,不費吹灰之力就推翻了難陀王朝的統治,自己掌握了政權,建立了名揚四海的孔雀王朝,所以其他國家的人就以孔雀王朝代稱摩揭陀國。
旃陀羅笈多為孔雀帝國的繁榮打下了結實的根基,Chandragupta梵語翻譯成中原話就是月護,所以中原也會稱旃陀羅笈多為月護王,他在位時,孔雀王朝有3萬騎兵、60萬步兵、9000頭戰象,除了孔雀王朝的南方,四周鄰國都臣服在孔雀王朝強大兵力之下。旃陀羅笈多晚年篤信耆那教,後來拋棄王位出家,終於按耆那教的教義逐漸絕食而死。他出家後,其子賓頭娑羅繼位!
賓頭娑羅死後,其子阿育王繼位。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帝王,他的勇武故事一直被大眾傳頌,傳聞他只用一根木棍就殺死了一頭獅子,劉叔聽了這個故事也是直咋舌,這太扯了吧。阿育王原本在王朝西北地區擔任總督,那裡是孔雀王朝兵力最強的區域,他在父親病重時回到了首都華氏城。據口口傳說,他在父王死後,殺了99名兄弟,才坐穩了寶座,劉叔聽完這個傳說,又是直咂舌。
阿育王繼位後,雖然四周都名義上臣服於孔雀王朝,但是大多都是口服心不服,經常會有叛亂,於是阿育王向世人展現了他優秀的軍事能力。後來,阿育王在征服羯陵伽國時,一下就俘虜了15萬人,消滅了10萬人,羯陵伽國人死傷更是高達數十萬。阿育王在征服羯陵伽國時親眼目睹了屠殺的場面,深感悔悟,於是停止武力擴張。他讓佛教成為國教,卻沒有捨棄其他教派,相反對婆羅門教和耆那教阿育王也予以慷慨捐助。由於阿育王強調宗教和平相處,政治上給予寬容和非暴力主義,他在民眾的歡呼聲中統治了王朝長達41年的時間。
阿育王在結束戰爭之後,開始專注於禮佛,他廣修佛寺,召集四方僧人,編撰、完善和整理了許多佛經,佛教因此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此外他還派僧人外出傳教。阿育王向佛教僧團捐贈了大量的財產和土地,還在全國各地興建佛教建築,總共興建了座奉祀佛骨的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