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釣魚(第1/2 頁)
潁水上原本架設的橋樑,被逃潰的楚人燒燬折斷。
秦軍就以繳獲的船隻為梁,上面搭著木板,做成了一個狹窄且簡單的浮橋,供佔據胡邑的兩萬餘人過河。
李信麾下,車馬較多。初次過河,顯得頗為混亂,人叫馬嘶,舉目望去皆是亂糟糟一片,不時有馬匹受驚掉落河中,亦或者是有人在混亂中從浮橋上踩落。
好在胡邑的楚軍早已被殲滅,在周圍沒有敵人阻礙的情況下,這支秦軍可以慢慢過河,花了接近兩天的時間,李信麾下人馬才渡完潁水。
李信留下五百人鎮守胡邑。
在胡邑以西數十里外,還有李由的一曲步卒正押送著從平輿和寢丘府庫中收繳的糧食輜重趕來,那點糧食雖然不多,但也聊勝於無,或許在關鍵時候能頂些用處。
除了李由和胡邑的駐軍外,李信所部在一路的攻城和野戰中傷亡不少,如今渡到潁水東岸的實際人數只有兩萬一千人左右。他就要憑這兩萬餘人,直衝楚都而去
李信走過浮橋,站在東岸的一處小丘陵上,看著渡過潁水的秦軍各部開始整編和統計人數。
就在今日清晨,他已經收到了來自鉅陽的回信。
「昭平讓我去鉅陽?」
李信看向鉅陽所在的東北方向,眉頭直皺。
他需要軍糧。
李信此番以戰養戰的想法本身沒問題,秦軍輕裝突襲,靠著攻城破邑,從楚國各處城邑的府庫中搬取糧食,補充軍需。大軍只攜帶數日軍糧賓士在前,李由帶步卒押運奪取的糧秣輜重跟隨在後,這種配置足以維持秦軍很長一段時間的軍糧供給。
但一路突襲而來,總會遇上幾個狠角色。
鎮守胡邑的楚將就是這樣一個狠人。胡邑作為潁水邊的重要城市,府庫中囤積著大量的楚糧,遠超之前的寢丘和平輿儲存。但可惜胡邑守將眼見秦軍必定破城,竟然心一狠,縱火燒了城中府庫,將數萬石積糧盡數燒成灰盡。
雖然李信事後從城中楚人的手裡強徵到一些糧食,但也只夠這兩萬大軍大半月的供給,這時間或許足夠他突襲到壽春城下,但若是一戰拿不下壽春。秦軍止步於壽春城外,就會陷入軍糧短缺的境地。
所以,李信需要新的軍糧來源。
昭平的回信有些出乎李信預料,讓李信陷入思索。
楚王親信來到鉅陽城監軍,昭平在其監控下難以出城支援秦軍。不過可以為李信開啟鉅陽城門,輔助秦軍奪取鉅陽城。一旦奪城成功,李信就不再缺少糧秣和補給,還能控制住鉅陽這座楚國大城。
這說法乍聽上去沒有什麼問題,但李信的腦海裡總是浮現出平輿城外,那一夜的光景。
趙佗伏身在地上,向自己訴說著昌平君極有可能洩露他的奇襲計策,前路恐怕會有陷阱等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整合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援離線朗讀的
輩,相反他還有著很高的軍事素養。
如今趙佗警示在前,李信雖然不太相信趙佗的「危言聳聽」,但到了眼前的境況,心中還是不由考慮起這種可能性來。
在前方有可能出現陷阱的情況下,昭平突然改口,並邀約他率軍襲擊鉅陽城,憑李信多年的戰場經驗,他從中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
「君侯……昭平投向我秦國,就是君侯給出的情報,如果趙佗所說是真,君侯真的……」
李信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危險的感覺在他心中攀升。
「讓信使回覆昭平,我會在五日後奇襲鉅陽,讓他配合開啟城門。」
李信喃喃著,但頭顱卻轉向東南側。
「不管鉅陽是否是陷阱,我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