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選擇(第1/4 頁)
趙佗期待的看著李信。
帳中靜悄悄一片,帳外不時有夜風吹卷,發出“呼呼”的鳴叫聲。
李信臉上的笑容消失了,他抬起頭,那雙眼睛盯著趙佗,目中的柔和之意不知在什麼時候離去。
他沒有對趙佗的意見作出評價,反而淡漠說道:“你不想讓我突襲壽春。”
李信很聰明,也很敏感,一下就聽出了這所謂計策的真正含義。
趙佗說得天花亂墜,核心不過是想改變他的既定戰略。
見想法被李信說破,趙佗也不否認,默默點頭。
“你趙佗雖然嘴上附和著我,但實際上認同的是蒙武、辛梧的打法,認為我突襲壽春乃是不智之舉,一著不慎就有覆軍之危。你不想讓我去,但伱很聰慧,不會像辛梧那般直接勸誡,而是想用這種迂迴的方式來勸我改變。”
李信淡淡說著,目中湧出失望的神色。
“趙佗啊趙佗,你終歸是不理解我。你們這些人總是要考慮這樣的風險,那樣的風險。但戰爭,哪有那麼多可考慮的。戰機,轉瞬即逝。”
“昔日武安君伐楚,亦是率數萬之師,孤軍深入楚國腹地,不帶糧秣,只掠取楚人糧草補給軍需。他一路所過,拆毀身後的橋樑,焚燒渡河的船隻,斷掉了自己的後路,讓士卒心存一往無前的必死決心,如此方能一舉破鄢,二戰亡郢,嚇得楚人遷都東逃,建下了不世奇功。”
“若是武安君當年也像你們這樣的畏前懼後,那我秦國現在還在南郡和楚人糾纏,哪能走到今日鯨吞天下的地步。”
趙佗明白了。
李信是徹底迷失在武安君昔日的神話中,納了白氏女的他,早將自己和白起對標上了,他這所謂奇襲壽春的策略,其實就是當年白起攻楚所用的“掏心戰術”的翻版。
只是他李信,真能比白起嗎?
“去年在燕地,你獻上遼西截殺之策,諸將都認為太過冒險輕率,但我最後卻同意了,不是我那會兒有多麼相信你的計策。而是你那種勇銳的氣勢讓我很欣賞,在你的身上,我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說到這裡,李信搖頭輕嘆道:“可惜,你終歸和我不同。此戰,我既然定下了突襲壽春的策略,就不會改變。你的策略很好,但卻不是我想要的,你回去吧。”
說完,李信低頭,盯著堆放著軍情簡牘的木案發呆。
帳中靜默一片。
不一會兒,李信抬頭,見趙佗依舊沒走,不由皺眉道:“怎麼,你還想再勸?”
雖然這眼前的少年深得他喜歡,但若是要以此得寸進尺,妄想改變他既定的戰略,那李信絕不會放縱對方,定要好好訓斥一頓。
然而出乎李信的意料,趙佗接下來說出的話讓他驚訝。
“將軍誤會我了。”
“誤會?”
“我之所以不願將軍前往壽春,是因為我軍中,恐怕已經有人將軍情洩露給了楚軍,如此一來,將軍此行,不啻於深入虎山啊!”
趙佗咬牙開口。
既然巧妙的勸諫已經無用,他趙佗如果還想挽救李信,就只能開啟天窗說亮話,直接來一個猛料,看能不能將李信嚇住。
果然,聽到這話,李信濃黑的眉毛都皺到了一起。
“你是說我秦軍中出了一個叛賊?”
趙佗點頭。
李信追問道:“我的奇襲之策,在離開淮陽前,只有參與軍議的蒙武和一眾裨將軍知曉。上路後,這支部隊雖然有不少將吏知道此行的目的,但一路急行下,沒有傳遞訊息的機會。所以你說軍中有叛賊,莫非是指蒙武麾下有人投敵?”
李信神色凝重起來,如果真是有裨將軍級別的人投靠楚國,這絕對是一大丑聞,且對此戰影響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