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兩千年後(第3/6 頁)
為趙氏後裔,對於自己先祖所做的事情那可是一清二楚。
趙佗幼時接觸過公輸門徒所傳的《公輸殘卷》,成年後在此基礎上發揚光大,不僅據此創造出秦數,推演出了圓周率,並在電磁學、固體物理學等領域有所開拓,甚至還將理論聯合實際,發明出了各種神奇的造物。
巨炮、千里鏡、火藥、水碓、熱氣球、蒸汽機……
秦朝初期被後世稱作世界科技大爆發時期,趙佗就是這場科技爆發的領導者,可以說如今科技時代所用的各種造物,都離不開公輸趙佗一系的貢獻。
公輸般被尊做物理學之父,趙佗則是科學的引領者,如今世界各地的科技大學中,都常有兩人的塑像屹立,或是有肖像懸掛,以此讓世人不要忘記兩位人類科學的先驅者。
“先祖的博學堪稱自古以來第一人啊。只可惜歷史上傳下來的《趙子》並非全書,據說這部鉅作陪葬在秦皇陵中,隨著秦始皇帝長眠。唉,要是能有機會一見這本曠世奇書的全文就好了。”
趙興心中暗歎一聲,對於那本被稱作包羅永珍的華夏第一書充滿了渴望。
這時歷史老師已經講完了秦代的科技史,此刻正說到文化史上。
“秦代的文化史,第一個離不開的還是趙佗,對,就是這位全科能手。在文學方面,他從詩經、楚辭的舊有體裁中跳脫出來,別出心裁創造出了以五言和七言為主的新詩體,引領華夏詩詞文化走向了一個新的高峰。”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樣的詩句表現出了趙佗登高遠望時,那種俯視天下的心胸氣魄。”
“而《月下獨酌》等詩又表現出趙佗心中充滿了浪漫主義的情懷,他是自屈原之後的一位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
“趙佗一生所留詩詞六百六十六首,多有精品,風格包容永珍,在華夏文化史上是一座難以逾越的豐碑。”
“秦代後期詩人韓安石曾言趙侯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趙興此刻深深沉醉在先祖的成就中,並默唸著自己最喜歡的先祖所留下的詩作。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蒼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王母垂兩鬢,一半已成霜。天公見玉女,大笑億千場。吾欲攬六龍,回車掛扶桑……”
據說這是先祖在百歲大壽時所吟誦的千古名詩。
也只有活了一百二十歲的趙佗,才能對世人笑言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吧。
“就先祖這般才華,不怪後世皆稱其為詩祖啊。”
在趙興的感嘆中,歷史老師已經講完了文學部分,開始談到秦代的思想。
“同學們,秦代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宗教思想的發展。由盧敖、徐巿等人所主導的海外尋仙派在秦代轉為修仙派,宣稱人能透過修煉成為超脫凡俗的仙人,達成不死不滅的境界。這是對先秦時代關於仙人傳說的一種總結和凝練,是對莊子、列子等思想的一種繼承和發揚光大。”
“伴隨著秦始皇沉迷此道,修仙思想以極快的速度傳遍天下,後期秦國朝廷對此多有打壓,依舊無法阻止修仙派的壯大和延續,在此過程中,秦代總共有兩個大的修仙派別需要注意。”
“一個是黃石真人在芒碭山遇白蛇悟道,其所傳道統為芒碭天師教,主要以辟穀修煉為主,透過悟道學習各種法術,號稱能驅鬼破邪,並最終羽化飛昇,成就不死不滅的境界。”
“另一個則是以終南山為道場的改命派,這一派的祖師是秦國文通侯李斯的兒子李由,因其自身命數為奇,故而另闢蹊徑,寄希望於透過修仙來改變自己和他人的命運。其門徒以改命師自稱,擅長相面、占卜、改命等事宜,與芒碭山的天師教分屬不同的流派。”
趙興聽到這裡,想到之前去景區遊玩的時候,就有一個叫做李天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