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07(第2/3 頁)
,還被加封為資政閣待詔,這待詔一職雖然只能算作是兼職,並沒有具體的品級,但前面加了資政閣三字,意義頓時變得非同一般。
眾所周知,資政閣乃是周朝歷代皇帝處理政務,接見大臣的機關要地,資政閣待詔,乃是真正的天子近臣,非皇上十分信重之人,根本不可能被安排到這一位置上。
剛步入宦途,就有機會進入權力中心,哪怕位卑職小,沒有參與權,只能旁觀,何艾的這一起點之高,也十分令人矚目,惹得京中諸人紛紛打聽這位毫無預兆,突然就一步登天的新科狀元的背景來歷。
「聽說你在老家開辦一所金蘭書院,書院請了許多名士當先生,教學生的課業,竟然不以四書五經為主課,反而側重雜學,這是為何?」
何艾初次被召見,完成例行的垂問後,明景帝話鋒一轉,就直接問起金蘭書院的事,聽得出來,對方對金蘭書院的情況竟然頗為瞭解的樣子。
這讓何艾有些意外,畢竟就目前來說,應該還沒有外人知道金蘭書院授課的具體情況才對,哪怕已有一批學生畢業,在那些學生自己與外人看來,應該都會以為金蘭書院為了讓那些學生能早日還清學費,才會教他們不務『正業』,知道內情的那些先生們,本身也認可這種教育模式,應該也不會對外透露才對。
心中迅速琢磨著,何艾嘴上卻毫不耽誤的回道。
「聖上英明!世人常言,百無一用是書生,微臣對此相當不服,卻於臥床養病期間,深深體會到身為書生,身虛體弱的有心無力之感,故而計劃著開辦一所新式書院,一為兼濟那些無力求學的農家子弟,二為實踐微臣心中的願望,希望能讓那些書生不僅能學習,還能有個健壯的身體,不再僅會坐談論道,寫錦繡文章,也能曉世情,通俗務,識百業,就算無法考取功名,也知如何謀生計,承擔養家之責,而非總被家裡人供養!」
明景帝撫掌朗聲笑道。
「好!好一個新科狀元,果然是文如其人,務實得很!且還善於發現問題,推己及人,胸懷大志,德澤天下!」
何艾連忙伏地道,「聖上如此誇讚,微臣實在愧不敢當!微臣不過是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全憑書院中的諸位先生們一直在查漏補缺,悉心教導那些孩子,尚不知這一革新之舉,是否能夠實現微臣與諸位先生的願望,希望不會誤人子弟才好!」
明景帝擺擺手道。
「你不必如此謙虛,文人士子乃是我朝國之棟樑,在此之前,孤心中也多有疑慮,直到聽說你家那金蘭書院中的情況,孤這才意識到問題所在,朝中需要的是會做事,而非只會讀書的棟樑之材!」
何艾聽到這話,心中喜憂參半,稍作遲疑,還是決定說出自己的顧慮。
「聖上,金蘭書院的這種教育模式,目前尚處試行階段,傳統的科考教育模式,是已經被大家都接受認可的方式,兩者之間差距甚大,就目前這形勢看,尚需多觀察一些時間,看看金蘭書院出來的那些學生,能做些什麼,能走到哪一步後,才好比較兩種教育模式的孰優孰劣!」
被何艾這麼一點出來,明景帝迅速明白這其中的關鍵,金蘭書院的教育模式乃是革新之舉,縱然他是執掌天下的皇上,也不一定能夠隨心所欲,文臣勢力與傳統文林學派牽連甚深,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也不為過。
任他再怎麼欣賞金蘭書院的這種新型教育模式,也需給其留下充足的成長空間,想到這些,明景帝的情緒迅速低落起來。
「你的顧慮是對的,這事要慢慢來,希望你們金蘭書院能夠早日為朝中培養出一批棟樑之材!」
發現明景帝雖然知道書院裡的教學情況,卻並不清楚書院的歸屬權問題,這實在與她的初哀相違。
何艾立刻趁機又對明景帝詳細講解一下,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