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方文林(第2/4 頁)
舉人老爺呢,那以後你家拴子可不也得是個官老爺了?!”
這是趙家嬸子,她家做豆腐生意,總往鎮上跑,見過幾次官威,這會兒誇張地拍著胸脯,聲音尖尖的。
“唉,我家晨兒還小呢,這以後的事啊還得看他學得怎麼樣呢,哪能和官老爺比啊。”
崔二孃雖是這麼說,但臉上那得意的表情可不是個謙虛的。
細心的孫嬸兒發現了她話裡面的詞兒,“誒,他馬嬸兒,不是說你家拴子嗎?你剛剛說的晨兒是?”
“誒?我還沒說嗎?”崔二孃誇張地詫異道:“朱老爺說拴子以後就是讀書人了,可得起個體面的大名,親自給取了馬晨這個名字,寓意朝氣蓬勃。”
“這個寓意好啊!還是秀才老爺親自給取的呢!以後是有大出息的呢!”王嬸子大拇指翹得高高的。
外面的熱鬧一直持續到黃昏,崔二孃向來摳門,今個兒喜事多泡兩壺茶,多耗點花生瓜子也就算了,留人吃飯是斷不可能的。
今個兒晚上的飯桌上難得見了葷腥,一盤瓜片炒肉,瓜片多肉片少,只有馬氏夫婦和馬晨能吃,方文林是多看一眼都不行的。
白天的三捆柴火賣了六文錢,方文林一個子兒都沒得,晚飯就只有半個雜麵饅頭就兩塊鹹硬鹹硬的大頭醃菜。
柴房裡面幾塊木板拼接搭了個簡易床板,上面鋪了一層乾草,一床破爛的舊薄被,這就是方文林這幾年的棲身之所。
晚上沒吃飽,但方文林已經習慣捱餓,熟練地去灶屋舀了一瓢涼水下肚,也幸好是夏天,沒冬日那般難熬。
輕手輕腳回柴房躺好,他心裡腦裡卻是想著今天中午那碗甜滋滋的綠豆湯。
……
方文林去鎮上的路線變了。
清河村往東走一個村子就可以改道往安陽鎮東門去,這條路是清河村的人首選,沒別的原因,就一個近。
而往西走三個村,路過河東村、河中村到河西村也可以改道往安陽鎮去,不過這邊過去進的是安陽鎮西門。
清河村的人走這條路就繞遠了,但方文林現在卻只走這一條。
河西村再往西過去就是長溪村,那裡的人去鎮上都是走河西村這條道。
“咦,瀾哥兒,今個兒跟著你大哥去鎮上啊?”
牛大家是近幾個村子裡為數不多家中有耕牛的,平時會拉著牛車在河西村和安陽鎮之間往返。
村裡與之交情好的可以蹭車,交情一般的可以給兩個銅板搭車,載人載貨都可以。
“是啊,牛叔,家裡的綵線沒有了,得去鎮上採買呢。”
雲瀾著一身靛藍色短打,精神又漂亮,脆生生的聲音光是聽著就讓人想到山澗清泉,似乎這炎炎夏日都沒那麼惱人了。
“那是要去,可不能白費了你那針線繡活,來,坐這裡。”
牛大將板車上的東西挪開,給雲瀾騰了塊乾淨地方。
雲瀾就屬於那交情好的,可以免費蹭牛大家的車,概因兩年前的一樁舊事。
這幾年年頭不好,地裡收成不理想,家家戶戶都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但牛大家不一樣,他家還有牛車拉人拉貨的額外進項,所以日子算是過得不錯的。
他家也知道這樣招人眼紅,所以對家裡的兩頭耕牛照看得格外仔細。
千日防賊難,牛大家依舊著了道,可他們自己卻沒有發現,還是年僅八歲的雲瀾提了一句“牛叔家的牛牛好像沒有精神,是不是不舒服啊。”
牛大那時候只當是童言稚語沒有上心,還是雲瀾堅持不懈地拉著牛大讓給牛牛看病才發現還真有人給牛下了藥。
索性發現得及時,給救了回來,不然牛大家不僅是失了牛日子難過那麼簡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