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第1/2 頁)
況且,比起官方給出的溫柔才子人設,華杓私底下的天然話嘮屬性簡直不要太萌!
楊琪推了推圓框眼鏡,把尖叫抑制在了自己的小梨渦中,繼續扮演一個合格的透明工具人。
對於準備充分的席君她們,趙毅有一種「不愧是京都學子」的感慨,再掃了一眼讓人極度不省心的華杓,他心裡非常不是滋味的嘖了一聲。
這差別怎麼就這麼大呢?
既然前提條件已經談妥,那麼接下來就好商量多了。關於這次合作背後的原因,席君一筆帶過,畢竟這種程度的機密,華杓他們還是少知道的為妙。
只提了句「代表音樂系測試新理論」,席君把自己精心挑選出來的幾首歌的歌譜和錄音小樣遞給華杓,接下來就是等待這位天王巨星給出的評價。
華杓在娛樂圈摸爬滾打這麼多年,對於歌曲未來的流行度有著很強的敏銳感。
不過他對京都學府充滿了崇敬感,就算只有□□十分的音樂都會被他的嚮往濾鏡提升到滿分,更別說席君的高質量歌曲了。
第一首是寫給失戀群體的,平緩而安靜的前奏,一下子把聽眾帶進了淡淡的悲傷氛圍之中。
不是撕心裂肺的痛苦,也不是怨天怨地的憤怒,而是在冷靜過後跳出失戀的低谷,從第三方的角度反省和提升自己,重新拾起對愛情的期望。
小樣是由席君演唱的,她的聲音條件很不錯,低沉磁性又充滿了自己的特色,不容易和其他人混淆。
儘管她的情緒起伏做的還不夠到位,但對於這樣一首講究平淡的歌,也算是恰到好處。
歌詞也是席君自己寫的,她的情感經歷為零,但有過在文學院薰陶的經歷以及從周圍得到的各種關於愛情的感悟,席君的詞讓整首歌的格調再一次得到了升華。
華杓眼前一亮。
不愧是京都大學的教授,就算是音樂系也相當出彩!
此時的他還不太清楚,坐在他面前的席君到底是怎樣一個怪物的存在。當他知道的那天,他被嚇得差點從樓梯口摔了下去,不過那都是後話。
第二首,第三首也都同樣出色,一旁參考的趙毅滿意地點頭,心裡已經在想著該如何包裝這幾首歌。
放到第四首,趙毅已經下定決心和席君合作。按當前的市場,許多音樂人製作的新歌的水平越來越口水化,好聽歸好聽,但對於華杓這樣的咖位來說,如果不是精品就沒有放進專輯的必要。
越到頂峰,越是高要求。
而席君給出的這些歌的質量,的確高出自己的預期一大截,如果放進專輯裡,拿下銷量第一的目標又穩了不少。但作為合作方,單單這些歌曲的使用權還遠遠不夠。
在華杓一個人跑去角度聽第五首歌的時候,趙毅已經開始和席君談判了。
「你們也知道,以我現在的人脈資源,找到同樣出彩的新歌根本不是問題。」他似笑非笑,沒有把話攤開來講。
他相信以席君的情商和智商,應該懂自己的意思。
「當然,您的實力毋庸置疑。」在聽完趙毅的話後,席君反而放鬆了。
和她猜想的一樣,新歌的吸引力還遠遠不夠,不過,這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如果我說,京都大學也能夠給予支援呢?」席君嘴角噙著笑,眼神只是淡淡地掃了過來,卻讓趙毅都感受到了隱隱的壓力。
「什麼意思?」
席君沒說話,只是給了楊琪一個眼神,楊琪立馬反應過來,從自己的包裡又掏出了一份檔案。
在趙毅翻看的過程中,席君不緊不慢地說道。
「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知識依舊有著足夠的話語權,京都大學的許多教授也都緊跟潮流,活躍在網路的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