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頁)
囉嗦。而且無論她耍賴還是撒嬌都不管用,只好低眉順眼跟小媳婦似的受氣,比從前在通判府的日子還慘。
而這一天裡,月明軒中同時收到了來自京城的兩份調令。一份自然是子瞻的,朝廷令他替了他父親蘇洵的位置接任臨安通判,蘇焱極為他高興。她一直一廂情願地認為比起天子腳下,還是花紅柳綠的江南更適合子瞻的性情,在這裡可以讓他遠離一切紛爭與爾虞我詐,他在這裡不是政客,而只是那個文采無限至情至性的蘇東坡。子瞻讀著調令的時候,臉上雖然也露出些許欣喜神色,只是他抬眼看向身邊喜上眉梢的蘇焱時,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麼,卻終究輕嘆一聲,不再言語。
而另一份調令,卻是給歐陽修的。他收到這封信時連他自己都嚇了一跳,他本以為他這樣一個小人物早已被朝廷遺忘,卻想不到來了這樣一份命他上任潁州知府的調令。直到看到子瞻滿臉微笑地看向他時,他才明白原來是子瞻上書朝廷的同時,也替他向當朝權貴做了推薦,心中頓時感激不已。
“潁州……原來歐陽兄這麼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可以去到了潁州……”蘇焱捧著這封調令微笑著喃喃自語。正史中歐陽修對潁州的情結極深,甚至年老退職時也沒回到故里廬陵,而是舉家遷到了潁州的西湖之畔,而在潁州西湖,他曾經寫下十描寫那裡優美景色的《採桑子》,那也是蘇焱幼年時期背得頭疼卻又讓她對詩中景色產生過無限嚮往的句子……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她輕聲自吟,似乎看到了那些悠然自在的清麗畫面,又抬起頭來笑看著歐陽修道:“歐陽兄,潁州可是個好去處,那裡的西湖與臨安齊名,從前晏殊大人也曾經任過潁州知府,而你、你也必定會喜歡上那裡的。”
“嗯……我很感謝蘇公子的提攜。”歐陽修點點頭,又看了看她和一直在一邊淡淡微笑著的秦觀,卻忽然輕皺了眉頭,儒雅俊秀的臉上露出一絲難過與不捨,低聲道:“只是……竟就要與少遊、秦兄就此別離了。”
“啊……呵呵,這……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嘛!歐陽兄前途為重……”蘇焱聽他這麼一說,想起這一年來的相處,也是感慨良多。若不是當初於瓜洲渡口遇到了歐陽修,有他陪伴在自己身邊度過最初那些孤獨難熬的日子,她哪裡能那麼快從悲傷中走出來?這一年來他就如鄰家大哥般關懷照顧著她,只是她到現在卻依然瞞了他很多事,不免對他有些歉疚。而掐指一算,距他們初見竟又幾乎是整整一年,蘇焱不禁在心中苦笑,看來這幾乎是天意了,每隔一年就要讓她經歷一次離別滋味,去年是和蘇家兄弟告別,今年又要送走歐陽修,而明年,是不是就要輪到別人來送別她了呢……
她又抬眼看向子瞻,見他也正帶著傷感的表情注視著自己,便衝他微微一笑,拍著手道:“這樣!為了給蘇公子和歐陽兄踐行,我們晚上去無雙亭賞月喝酒好不好?反正晚上沒什麼人去蕃釐觀的,我們出去也不用怕引人注目!”
………【第七十二章】………
晚間的蕃釐觀中果然罕有人至,從而也襯得無雙亭中正在舉行的小聚會更加冷清。
蘇焱端著酒杯,一邊不停給其他幾個人敬酒,一邊高聲說笑,竭力想把這籠罩了些許離愁的氣氛沖淡一些:“歐陽兄,子瞻大哥,你們倒是喝啊!子瞻,這蕃釐觀你沒來過吧?這無雙亭是我建的,名字是歐陽兄題的,等日後春暖花開了,你有機會就來這裡,你還沒見過瓊花吧?”
子瞻端了酒杯,正默不作聲地盯著杯中琥珀色的液體愣,這時聽到蘇焱叫他,抬起眼睛來盯著她看了好一會,見蘇焱眼中露出疑問神色,他張了張嘴,卻依然沒有說出一句話。
蘇焱呆了呆,從白天子瞻接到調令之後他就一直是這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了,有心問他怎麼了,但礙於現在人多也不好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